商业气息浓郁的什刹海、南锣鼓巷落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7月24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10年有关情况的报告。据悉,检查组今年5月起对北京多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实地检查调研,发现南锣鼓巷、什刹海纳入保护开发后变成了商业街,脱离了原先的味道。检查组指出,现在旧城保护和改造仍未跳出以商业开发就地平衡成本的改造模式,导致这些地区商业性开发程度高,但功能和人口却未能得到有效疏解。(7月25日《新京报》)
除了个别要塞之外,大凡城市,都是从有市之邑发展起来的。历史文化街区肯定不能脱离商业,否则无从聚集人气,更重要的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无论是城市的街巷,还是在县城、乡镇,都有茶馆、酒馆、商铺的分布。商业建筑、民居建筑及政治、文化等特定功能的建筑,都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定程度的商业开发,不仅还原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而且还将为街区保护创造现金流。此外,还将为走访街区了解历史文化、文物的市民和游客提供餐饮、休憩、纪念品购买等服务。
但问题是,在国内不少城市,无论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街区,还是地方政府近年来修建的仿古古镇、古街、古建筑群,开发模式都走入了一个过度商业化的误区。这类模式下,街区或仿古古镇、古街的所有建筑都被开发为商铺,或用于餐饮,或变身为先锋概念的咖啡馆,或售卖地方美食,或出售真假难辨、性价比极低的玉器及地方纪念品,没有历史文化的阵列、展示和创造区域。初次接触并走入这类街区、仿古古镇、古街,市民和游客还会有点新奇的感觉,但随着这类区域在全国各地的遍地开花,也就无法获得有别于一般的商业步行街的体验。
开发单位甚至对租用街区或仿古古镇、古街的商铺也不进行资质、经营项目、品牌风格等方面的考察,而是按照出价者高的原则放租,使得很多与历史文化概念、风格完全不搭的经营项目、品牌混杂在历史文化街区或仿古古镇、古街,显得不伦不类。
过度商业开发,且主要以美食+购物为开发方向,最终变得不古不今,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历史文化街区及仿古古镇、古街,之所以会成为一种流行的开发项目,在全国各地蔓延,原因就在于以北京南锣鼓巷、什刹海以及成都锦里、宽窄巷子等为代表的项目的走俏。这也加剧了一些地方对原本保存完好的古镇、古街区的破坏性开发。
北京市此番以过度商业开发为由,将什刹海、南锣鼓巷“请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重要的指向性意义。笔者以为,国家文化、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在全国范围内,严格依照历史文化、文物保护的原则和规定,对各类评级古镇、古街、古建筑群、文物保护区开展检查,责令地方清理这类区域过度商业开发现象,取消无法或不开展有效清理的区域的专项评级。与之同时,还应出台专项规定,要求各地对近年来兴建的仿古古镇、古街、古建筑群(包括复建项目)进行挂牌明示,不得在宣传中含糊其辞、误导市民和游客。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