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接受同盟国处置。这也使得美国和苏联得以将更多注意力转向远东战场,并在3个月后迫降日本。这样的进展,实际上大大早于同盟国阵营领导人的预期,加之美国战时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去世,接任者杜鲁门更趋刻板,战后国际秩序、大国权力分配关系、战败国处置等重要问题的确定都因此变得颇为仓促,美苏两强的矛盾不断触发,冷战变得无法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二战的最后一年(1944年6月-1945年5月),在欧洲西线战场,战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如意,不能轻率将盟军与苏军夹攻德国用“势如破竹”来作形容。1944年6月,美英盟军发动代号为“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总体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很快就被迫转入艰巨的街巷战,除非德军主动撤退,盟军要想拿下任何一个据点都面临很大困难。
此前的几年里,德军精锐尽失,后续征发的军人虽然士气低迷,虽然弹药不足,虽然面临饥饿,却仍然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受到希特勒的猜忌,被勒令服毒自尽,其继任者不时打出非常漂亮的战法,给轻率冒进的美国人、加拿大人和英国人给予猛烈打击。双方都在猛烈轰炸对方控制区域,不考虑区分军事区和平民区,德国人甚至启用了神秘的V1飞弹。考虑到二战初期,希特勒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整个西欧,因而西欧各国居民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也是在二战的最后一年。
二战的最后一年,欧洲西线战场的各场战役,同盟国与德国法西斯互有胜负,德国军队无法再现二战初期横扫欧洲大陆的强势,但盟军要想获胜也绝非轻而易举。特别是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美国将领布拉德利和巴顿等人,与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之间有着难以弥合的矛盾,统御指挥困难重重。美国士兵在盟军中人数最多,美国负担了同盟国绝大多数武器和战备物资,美国政府希望借此获得战事的主导权,对此,英国和法国(当时由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都设法予以抵制。
这种情况下,诺曼底战役及后续战役的顺利推进,与其说是盟军领导有方、作战顽强,以及德军一方出现了更多失误,倒不如确切界定为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压垮了德国。德国要同时应付三大对手,一是后备军力几乎源源不竭的苏联,二是可以调动多个殖民地和自治领派出部队的英国,三是工业生产能力冠绝全球的美国。发展到后来,任何战事事实上都是对德军兵源和工业生产能力的消耗,而盟军一方基本不受影响。
公允而言,过去,人们对二战的东线战场(苏德战场)重视度不够,低估了斯大林、朱可夫等苏联领导人和将帅以及苏联人民,在击败德国法西斯中起到的作用。但无论如何,欧洲西线战场的战事,配得起世人的重视和反思。二战最后一年的欧洲西线战场战事,具有巨大的残酷性,人们意识到这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战杀戮的延续,不同的是,技术创新和更为现代化、效率更高的军事工业,增强了战争杀戮能力。战后西欧国家的居民赞同实现欧洲和解和联合,还形成了稳固的反战民意基础,这些都是在战争期间就建立起来的。
还要看到,同盟国几个大国,事实上并未从德国的溃败中正确总结出经验教训。击败德国的荣光并因此带来的自信,才使得美国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先后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受挫。英国和法国的大国荣耀,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损失殆尽,在此之前,一大批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法国重返印度支那的努力也被新兴民族武装挫败。
美国最为有名的军事历史作家、战地记者、三届普利策奖得主、《华盛顿邮报》等美国知名媒体特约撰稿人里克·阿特金森2013年推出了二战解放三部曲《破晓的军队》、《战斗的日子》、《黎明的炮声》。这套书创作耗时14年,全景式的再现了二战中欧洲及北非战场一系列重大战役,穿插战争期间大国政治角力的场景,翔实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因此带给世间文明的巨大伤害,被《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图书。阿特金森本人更是被授予塞缪尔·艾略特军事历史“终身成就奖”、美国米德兰作家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非虚构图书奖”。
我们看到的《黎明的炮声》(上下两册),是二战解放三部曲的第三本。这本书从诺曼底登陆战役,讲到柏林战役,全面深入的展现了二战最后一年西线战场的战事进程。书作者着力描绘出了这期间,盟军与德军之间展开的每一次激烈对决,以及战争带给西欧各国社会的影响。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起前,盟军成功转移了德军的注意力,诱使对方将火力重点转向己方伪装的登陆点,而选择在诺曼底的登陆准备可谓精心细致。尽管如此,登陆战的伤亡依旧惨重,德国的防守薄弱但十分顽强,书中以“可怕的血肉磨坊”来形容抢滩盟军与防守德军的混战。德军指挥官放弃执行希特勒关于烧毁巴黎的命令,也没有选择巷战,这种做法在当时显得相当罕见。
盟军站稳脚跟,并随即收复法国大部分领土后,曾一度认为可以在1944年就终结西线战事。但德军随之而来的反扑,却给了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等人以当头一棒。战争随即进入焦灼,长期离开本土到欧洲作战的美军士兵也似乎已经找不到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的意义。
《黎明的炮声》书中写到,盟军缓慢逼近并随后进入德国本土,这一过程中找到了纳粹组织来不及焚毁的集中营,纳粹残害犹太人及占领国无辜平民的暴行事实大白于天下。盟军自上而下,从元帅、将军到士兵,都明白了自己是在跟何其可耻和残暴的对手作战。这些发现鼓舞了盟军士气,也成为摧垮德军战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