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刘虹以1小时27分45秒获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军团在本届大赛中的首金。
对于观众而言,家门口举办的世锦赛首金未免来得有些晚。赛前被寄予冲金厚望的男子竞走和男子三级跳军团纷纷铩羽而归时,老将刘虹为中国田径队获得宝贵一金,避免了主场作战“零金牌”的尴尬局面。然而,奖牌榜呈现的缺乏竞争力又激起了某些“爱国人士”的呼吁:“中国应走西方职业化体育道路。”的确,从中国男足的渐行渐远到李娜单飞的成功之鉴,举国体制的体育道路已被诟病许久。
近年来,足球、网球等商业化竞技体育也开始迈出改革步伐。但其职业化改革成效却捉襟见肘。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几天前《纽约时报》的一则新闻:中国“非著名常见凉菜”——拍黄瓜今夏风靡纽约,从餐馆大厨到普通食客趋之若鹜。细看新闻,才发现其烹调所谓的“拍黄瓜”是用沙拉酱、酸奶来代替蒜末、香醋等中式调料。
东方的形加之西方的魂,才造就了“拍黄瓜”的纽约梦。那么,中国体育何不仿效西式“拍黄瓜”呢?众所周知,举国体制为中国打造体育强国奠定了基础,从东亚病夫到第一个世界冠军的诞生,从屡创历史到北京奥运会的强势申办。没有举国体制的铺道,何来中国女排五连冠、姚明的NBA之路、甚至李娜的梦圆大满贯?全盘否定“举国体制”实为不明智之举。
当然,举国体制有其弊病也不可否认。一来,批量性、标准化培养的运动员容易“失真”。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从七八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集体化封闭训练。往往一个队伍仅有一两名基层教练,加之“严苛”要求,小队员们体会不到竞技体育的快乐,反而增加了面临残酷训练和对内竞争的恐惧。如此循环,导致其个性被磨平。其次,封闭的环境使运动员们与社会隔绝。除了训练和比赛,很多运动员不具备正常的生活能力,与外国运动员、教练交流更是天方夜谭。
那么,中国的体育职业化进程路在何方?纽约“拍黄瓜”或许已给出答案。那便是拥有“举国形”和“职业魂”的东西合璧。在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土地上,举国体制下的基层体育普及和选拔制度依然是最具效力之举。再此基础上,职业化发展更为重要。在运动员早期,不妨借鉴西方模式—普及专业性体育学校,从而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和个性化的训练指导。李娜在退役后倾力打造网球学校的初衷便是“让更多的孩子在享受竞技体育与习得文化课程中保持平衡”。在运动员趋于成熟期,国家队是否可协助其通过打造商业化模式来保驾护航,因为无论是专业教练团队、还是商业赞助都显得弥足珍贵。
网球单飞政策、恒大模式让我们看到中国体育职业化进程的希望。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竞技体育职业化探索将在各个领域全面开展。然而,如同当年的“改革开放”一般,这也注定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光明之道。如何烹饪中国体育的“拍黄瓜”,我们将翘首以盼。
文/姚昱帆
来源:红网
作者:姚昱帆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