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万元存进银行“缩水”为690元?昨日下午,林大妈手持砖头冲进银行乱砸,银行工作人员赶紧报警。民警到场后了解到,原来是林大妈和丈夫将存款凭证上的千位分隔符看错了,闹出误会。(9月4日中国新闻网)
存款莫名其妙由5位数缩减至3位数,普通老百姓若是遇到这种情况确实难以“淡定”下来,但无论如何,咨询对质总是要的。而作为银行工作人员,看到一位怒气冲冲进门的大妈,还未来得及询问帮助,其便不由分说一通乱砸,除了制止和报警,只怕再无他途予以解决。
事实已然清楚,消除误会便“万事大吉”,大妈在工作人员劝导下恍然大悟,道歉+赔偿双管齐下,问题“圆满”解决。然而左看右看,这样的事例总让人心生一丝后怕,一边是无理蛮狠的暴力、一边是谦态可掬的配合,这样一位大妈,是否真就应当小事化了、笑谈原谅呢?
《流星花园》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当然,偶像剧归偶像剧,但有些错责确实不应当忍则忍。曾几何时,我们处理凡俗琐事善以结果为中心,大妈因为认错态度好还赔偿损失,直接抵消了其暴力打砸的行为责任。在存款产生误会的同时,并没有采取正常渠道与银行方面沟通,而是携砖头乱砸、暴力“维权”,这样的戾气若不掩息,后患无穷。事实虽然明了,但不妨发出一番疑问:倘若损毁设备导致储户信息丢失怎么办?倘若打砸过程中伤人怎么办?倘若引起周边恐慌甚至谣言传播怎么办?难道仅凭“误会”二字便能为错责买单?
在大妈的行为之下,显然能感受到一种是非不分的野蛮戾气,因为自己的权益可能受到了侵害,便失去理性反去侵害他人利益,其间更能看出“小事化了”的惰性“美德”在肆意蔓延。老人、道歉、赔偿、理解……这些关键词如此“温暖”,因而“罢了罢了”,但若是任由这样的隐患潜伏,甚至下一次这位大妈还就遇到了真的存款“缩水”,再行暴力,错责谁来承担。
当然,派出所民警履行自身调解义务无可厚非,但对待这样的“误会”始终报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和谐”态度,只怕长远收效也不尽理想。小事化了,为老不尊者可以在公交车上肆意辱骂甚至挥拳伤人;小事化了,一些大妈可以在烧烤摊醉酒后打开音响热舞扰民;小事化了,碰瓷把戏屡试不爽甚至可以靠“成功率”发家致富。伤害形成与否是一道坎,越不过去便高枕无忧,一些恶劣的行为,因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而被草草了结、一笔带过,后来人自然缺失了对法与理的敬畏之心。
打砸银行不是小问题,教育也好、严惩也好,醉翁之意在一个“防”字,若仅看既成事实,便也就缺失了一块公正的“裁决板”。和谐社会之下,法治应为主导核心,在法、理、情的共同作用之下,每一位公民才能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践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若是仍然戾气勃发,秉承一种“自我为尊”的嚣张态度,甚至缺乏理性、不顾后果,就不能仅是“包容”二字那么简单。再有类似案例,砖头换成利刃,且看谁来笑谈“误会而已”。
文/余祖欣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余祖欣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