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景区又在酝酿涨价的新闻,心里不免“呵呵“一声。随着城市开发的疯狂扩张,保留着自然风光的世外桃源在都市中基本绝迹。平时,都市白领们工作压力大,难得在假期闲暇之余可以出去走走,风光旖旎的旅游景区成为不少人的不二之选。可是,近年来旅游景区涨价的消息时有发生,令游客倍感无奈。
旅游景区涨价,给出的原因解释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为抑制增长过快的客流量,比如北京的故宫,比如厦门的鼓浪屿;另一种就是所谓的为缓解运营成本增加的压力,这是不少景区涨价给出的说辞。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价格对市场供需有着重大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对第一种解释有时无言可对,因为效果如何需在实施后方可知晓。可是,景区拿运营成本来说事,光靠嘴说显然是不够的,还得拿出令游客心服口服的证据,那就是景区的运营账单。
国内景区提供的旅游服务,因其特殊性质,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准公共物品“,毕竟它与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景区口口声声说运营成本增加,那就得公开晒出景区的账单,景区的收入是多少,景区的支出是多少,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要花这笔钱……当景区把每笔钱的来龙去脉都让社会让公众搞清楚弄明白之后再涨价也不迟。确实是运营成本增加造成景区后续维护难以为继,恐怕游客也不会袖手旁观和不近人情;如果是景区以”运营成本增加“之名行”恶意涨价大肆敛财“之实,恐怕也算是给景区的涨价冲动泼上一瓢凉水。
景区正大光明地晒出账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倒逼景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把每一分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杜绝资源的无故浪费。某些景区在设施建设上搞“大跃进“,罔顾景区实际而热衷于引进或开发新项目,造成新项目与当地的旅游景观以及消费习惯“水土不服“,最终宣告失败。还有些景区虽然把门票的价格涨上去了,可是服务质量不升反降,频频遭到游客投诉,早已不是秘密。
所以说,当旅游景区在酝酿涨价的同时晒出自己的账单,接受公众的问询和监督,涨与不涨让游客真正地参与其中,或许游客对于景区涨价的怨言和反感也就涣然冰释了。涨要涨的有理有据,不能光耍嘴皮子,更要拿出明明白白的账单,这应该是游客对国内旅游景区涨价的集体期待了。
来源:红网
作者:程传波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