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靠山吃山”可不是什么小病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夏熊飞 2015-09-14 00:05:01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委员会于近日通报巡视整改情况,通报称,巡视期间和整改期间,有42名领导人员报告有亲属围绕武钢做业务。其中,有14家企业是在领导人员任职单位或管辖范围内做生意,已于8月底清退完毕。
  
  所谓亲属围绕单位做业务,就是常说的“靠山吃山”。一个武钢,就有多达42位领导人员的亲属在围绕企业做业务,且仅仅指的是“亲属”,虽称不上亲属,但关系可能一点也不亚于亲属的还有多少,可能就是一笔永远也算不清的账了。这也意味着,如果不是中央巡视组的巡视,武钢集团将一直为这些“靠山吃山”者输送着利益,而国家和企业利益则一直在这样的输送中受到损失。
  
  虽然在市场经济下,和谁合作,本身并没有固定的程式,而应当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执行。其中,也包括与企业可能存在关系的经营者。问题在于,像武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且关系十分复杂,在现行监管制度下,根本没有办法杜绝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现象。因此,一旦有亲属介入到企业的业务中来,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靠山吃山“现象,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违法乱纪和贪污腐败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对企业领导人员的亲属说“不”,这也是党纪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事实上,这种“靠山吃山”的现象,并非武钢特有,也非企业专利。早在去年11月中央第九巡视组向四川省反馈巡视情况时,就明确提出,在一段时间内,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国有企业转制、矿产水电土地资源出让、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教育、卫生、政法、交通、国土资源等部门腐败案件高发频发,“靠山吃山”现象突出。也就是说,在党政机关,“靠山吃山”问题同样相当突出。
  
  事实上,从这些年来各个领域、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情况来看,“靠山吃山”现象可以说随处可见,很多领导人每更换一个地方,就会带去一批“靠山吃山”者,以至于有人认为,干部异地交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防腐败,想不到异地交流带来了“靠山吃山”的新的腐败方式,且扩大了腐败的范围、增加了腐败的通道。
  
  虽不能说“靠山吃山”是干部异地交流带来的,但异地交流干部利用权力优势从事“靠山吃山”的交易,却又不能不防。就像武钢的“靠山吃山”问题一样,应当不都是武汉本地人,也应当包括那些异地交流来的领导人员。这就进一步告诉我们,“靠山吃山”已不只是什么小病,而是已侵入到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肌体的病菌,且正在划算和恶化,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严重动摇执政基础,动摇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为,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类似“靠山吃山”这样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财富流失,导致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合理。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中央巡视组的要求,武钢等已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改。但是,整改能否到位,能否通过整改杜绝类似问题的再发生,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国家审计署近日公告的三峡集团审计情况,就提到了一个屡审屡犯的问题,且发生在工程招标领域。也就是说,整改确实是整改了,整改是否到位,就是企业或单位说了算。而从屡审屡犯的结论看,整改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摆设、一种应付。不然,不可能出现屡审屡犯的现象。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认为,对“靠山吃山”这样的权钱交易现象,决不能仅仅满足于整改就算大功告成。真正的整改,是要确保问题不再发生,而不是就问题整改谈问题整改,而应当上升到行为规范和权力约束,从而斩断包括“靠山吃山”在内的各种权钱交易、暗箱操作、贪污腐败行为。同时,为了消除其他有权者从事“靠山吃山”等权钱交易的冲动,对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利益,应采取追缴制,不让这样的行为成为既得利益。如果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对“靠山吃山”等违法行为,必须“零容忍”。“乱世用重典”,在“靠山吃山”等违法乱纪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加大一些约束和制约力度,是颇有必要的。
  
  文/谭浩俊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9/14/379112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