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布公开信,申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的师生关系,该学生随后写了一份“情况说明”作了回应,并同意解除与孙家洲老师的指导关系。9月21日晚,疑似当事学生再次在微博发表道歉信,向孙家洲老师表示诚恳的歉意,恳请能继续容留做他的学生,接受他的教导。(9月21日人民网)
为学莫重于尊师。中国人尊师重道的传统沿袭至今,不仅成为社会的约定俗成,更固化为大众心中的道德准则。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学生理应虚心学习,即使有不同意见,表达方式也应当有最起码的礼貌和素养。反观事件中的研究生,作为导师精挑细选的学生,无视老师的劝导和教育,反而口出狂言,大肆诋毁多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这已不单单是不尊重师长的表现,更是学生内心骄慢狂傲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研究生和导师将有三年的时间交流相处,探讨学术,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事老师也在公开信写道:“师生之交首重道义,也是我多年来与弟子相处的重要原则。”而当事学生对老师进行嘲讽谩骂,言辞之中处处可见轻蔑鄙视,师生情义何在?道义何在?如此心高气傲之人,又何须老师教导?不如独自修学罢了。
有网友认为,大学教授对年轻学生一时冲动的言论太过计较,是缺乏气量的表现。有人觉得教授断绝师生关系的做法过激,应该为学生的前途着想。试问,学生随意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严重伤害师生感情,侮辱教师人格,这样一个不尊重教师的学生,又有什么资格让教师反而对他再三忍让着想呢?在师长面前,学生理应放低姿态,诚心讨教,这是对老师辛勤教导的尊重,也是学生道德素养的体现。
细看当事学生的出格言论,不但有意见冲突的不满,更多的是辱骂诋毁之词。学生行已至此,教师凭什么还要忍让包容呢?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恶劣态度只是一再退让,换来的则会是学生得寸进尺的蛮横无理。事件的升温发酵,给当事学生造成了巨大压力,也迫使其在日前同意解除师生关系后又发文,乞求媒体和公众的原谅,乞求教授继续容留其为徒。笔者以为,这不是真诚的自省,只是迫于舆论压力的自我洗白。当事者应当受到惩戒,这不仅是为其重塑道德观的绝佳方式,更是对年少轻狂的学生的警醒。
中国人讲究慎独,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都应该注意言行,保持自我修养,坚守道德底线。若是年轻人都爱在私人朋友圈大发狂言,在公开场合却虚情假意,这种风气岂不是更糟?道德修养是一门永恒的课题,道德败坏的人插足学术是对学界的玷污。即使是年少轻狂,也要坚守道德准则,不要拿年少当作德行低劣的借口。
文/赵一苇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赵一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