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从秋季新学期开始,湖北省沙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书30余年的陈冬(化名)在校门口当上了保安。像他一样,来自全县70所中小学和36所幼儿园的172名教师转岗做了专职保安,其中几人还是前任校长。该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由于学生数量减少,导致部分教师资源富余。(9月23日《楚天金报》)
教师转岗当保安,最大的落差就是职业的转换,从“三尺讲台”到一张桌子、一身制服。有的老师心里受不了,觉得委屈;也有的老师坚决服从领导安排,将其当成了锻炼自己、减轻教学压力的方式。
公众将目光聚焦在职业身份的落差,教师数量过剩,这本无可厚非。但网名为“通神居士”的网友,就自曝家门,称自己就是沙洋县的老师,但现实情况并不是如此,有的学校是好学校,人人都想进,学生一少,老师就多了。但在乡村学校和镇上的中心小学却是严重缺上课老师。这条帖子发后被大量点赞,引起网民的热议。
“最热评论”是否揭示出新闻报道背后,还没有被完全挖掘透彻的真相。但无论真假,这位网友的言辞已经对舆论产生了影响。作为理性的公众,对任何可能揭示事情真相的线索都不能放过,对任何可能改变现有认知的可能性都有审视的必要。
当新闻报道开始侧重于教师的职业转换,与我国由于新生儿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学校招生人数直线下滑的问题时,我们是否也该考虑到,现实中也可能存在,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从而加剧了有的地方教师人满为患,有的地方却严重缺上课老师的病态现象。而且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不少见,尤其是一些乡村地区的中心学校。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槎河小学校长林桂春,就曾对媒体发声“学校223名孩子缺数学老师,再没老师,学校年底就只能停课了。”
网民的“最热评论帖”,被广泛点赞,我们可以不评价它在舆论引导上的价值。但起码让我们想到了,除了现实状况直接导致的可见后果外,还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致病”诱因,背后有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而当我们直视这些现实困境的同时,也不妨多听听,那些一线教师们的声音。
很多在偏远或是乡村地区支教的老师们,唯一鼓舞他们的就是敬业爱岗的信念,很多乡村学校的教师资源依然最为紧缺。80后“最美支教老师”刘一村,整整四年没工资报酬,却靠着那股“我愿在雨崩呆一辈子,我爱雨崩,更爱雨崩的孩子”的理想信念常年坚守在那里。如果说现在很多学校的老师都过剩了,甚至要去当“兼职保安”。那么当我们在关注这个社会现象的同时,是否也会想到,现实中可能正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一面。
当然,可以完全调和教育资源在分配和平衡问题上的“锦囊妙计”,或许未必存在。但这却是一个提醒,一个不能被忽略的启示。在国内教育以及教师资源的分配上,在能够享受平等教育权的社会构想中,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文/姜雨桥
来源:红网
作者:姜雨桥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