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媒体调查,有42%的家长表示,孩子“已经”在学习拼音、识字、写字、计算中的一项或多项,而有38%的家长表示“打算”让孩子学习拼音、识字、写字、计算中的一项或多项,只有20%的家长“坚决支持孩子零起点读小学”。很多家长坦言,想让孩子“先学一点”的念头萌生于无奈。(9月29日人民网)
在孩子教育的起跑线处,每个家长都不敢马虎。而很多家长感到很无奈,更多的是因为“抢跑”的无奈,让孩子早早起跑,不是因为孩子适合跑,而是因为大家都在抢着跑。而记者调查的几个“动词”则反映出,幼儿教育仅仅是动态的从众、随大流,至于教育在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教育规律等静态内容,则无一在其中。这样的抢跑只是家长免得心慌,而孩子作为主体,只能被动的来到起跑线。这样的幼儿教育,是被抽空的、盲目的、不知其所以然的。实际上,教育不是百米冲刺,也不要求抢跑的首发制人,更多的是一场马拉松,是自己较量自己、自己超越自己,甚至说教育是没有完成时的,终生学习不就是这样的吗?
跑得早不如跑得好。教育的主体是孩子,但是现在幼儿教育要么是家长在跑,要么是家长代表孩子竞跑,而孩子究竟需要“补”什么,家长们估计也是一问三不知。众所周知,教育是存在阶段性的。每个阶段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样,都是有章可循的,跑得早实际上忽视了幼儿教育的内在规律。统一抢跑,在孩子课程上攀比,对孩子的接受能力、认知程度等置若罔闻,这些看似积极的教育,反而容易弄巧成拙,贻误孩子的正常成长。真正的幼儿教育在于一种量身定做,在于一种启发、启蒙,至于在知识层面的积累,很多都是做家长的一味想当然,是不切实际的。
好孩子不怕晚。作为家长,好孩子也不是急出来的,同样,时间并不能生产教育,更不能“产出”好孩子。我们不是向时间要教育,而是向教育要质量,向质量要好孩子。零起跑、跑得早都要向跑得好看齐。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幼儿教育阶段,孩子不需要过度承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读写拼算一样不落。打蛇打七寸,主要的是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要在身体素质、学习习惯、自我管理、适应能力等下足功夫,那些花样百出的所谓“抢跑”课程,很多的都是家长中看,孩子不中用。
此外,教育更不是比出来的,自己要对自己孩子有信心,不能亲戚朋友一有“风吹草动”、一谈“实战经验”,就头脑发热,全家总动员,麻利地把孩子往班里送。对于殷切的家长而言,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等待,这和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守望是一样的,幼儿教育只是开始,我们又何必操之过急。如果一味让孩子跑,缺少了很多幼儿教育必须的“维生素”,难保不出问题,只有针对孩子性格,有计划、针对性的展开幼儿教育,才能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开端,才能让一生跑的精彩,跑出好成绩。
文/白毅鹏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白毅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