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日本《每日新闻》9月30日报道称,8月中旬以来,中国经济减速引发的担忧导致全球股市大跌,但面向中国游客的销售额仍保持坚挺。各零售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提升对顾客的吸引力,再次对中国游客的“爆买”表现出期待。(10月1日《参考消息》)
国庆节期间,不仅国内的旅游业、商品消费市场可以大赚一笔。对于邻国日本而言,中国游客数量暴增,足以给饱受内需不振折磨的本国消费市场带来一股强大的暖流。据悉日本很多消费场所在中国国庆前夕,都开始致力于完善中国游客的购物环境,以便吸引更多的购买力量。
每逢节假日,中国人境外旅行购物,一直是饱受争议的话题。尤其是随着近段时间日本强行推出新安保法案,中日关系更受冲击,去日本购物也就成了一点就爆的火药桶。
这次中国国庆假期,日本商家表现出巨大期许,看似冷淡和对立的中日关系好似在民间实现了逆转。然而现实却是,由于日本国内流通市场内需疲软,濒临困境,而同时中国消费者却对质优价廉商品表现出极度渴望。两者相撞,各取所需,皆为利往,亦为利散。
在对生活品质要求愈高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能用国家与国际关系来衡量跨国消费,政治和商业亦有一定区别,不能说去日本购物就是不爱国的表现。有国人就常提醒同胞说,日本人抵制中国货很厉害,但是中国人一看到日货就抢,真是丢国家的脸。这样的理解就很片面,现实也并非能一言以蔽之。
日本国内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良性的商品流通循环,使得质优价高的商品占据主流,足以满足国人对消费的需求。而反观国内,也不是生产力就一定比日本落后,但我们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质量下降,消费者继而转向“外需”也就不难理解。
而且如果日本人真有我们所说的那么“爱国”,那对待中国游客就应该拒之千里。然而现实却是,店铺敞门相迎还要陪笑脸。其实日本商家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他们需要中国的消费力。这就是单纯的商业利益往来,而无关政治与爱国。
从另一方面讲,日本民族一直都保留“强者崇拜”的传统。商品制造和流通要优于中国,就惯性地摆出高姿态,现在中国的消费能力强了,又习惯性地去点头哈腰搞推销。这些都无关于民族情绪,只是强弱对比,自然就有了差距。而且照此来看来,中国商品什么时候优于“日产”了,日本民众小跑着去抢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现在很多国人动不动就把境外购物,扣上了不爱国的帽子,其实两者并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期待境外消费能转为内需,我们根本上还是要提高本国的商品竞争力,建立良性循环的市场竞争体制,进而生产更多质优价廉的商品。
文/姜雨桥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姜雨桥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