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转基因争论的解决,从科学与民众和解开始

来源:红网 作者:陈政力 编辑:刘艳秋 2015-10-11 00:12:5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2014年10月9日,央视广告中心叫停“非转基因更安全”的广告词引发社会热议,加上在武汉由中美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的推动。“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这个问题又被抬上桌面。
  
  掐指一算,从2004年我国开始从美国、巴西、阿根廷进口转基因大豆开始,转基因食品已经在我国“争议”了有10年。当然,事实上此处指的“争议”更多是媒体与科学家、群众与官员之间的争议。因为据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坦言,转基因的研发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争议。早在2003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就通过了三项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标准,经过专业的认证和更加严格的管理后,转基因食品是允许产业化生产并进入市场的。
  
  在此次研讨会上,马丁娜专家就指出崔永元翻译纪录片时的错误,说如今在美国,消费者也在食用这些转基因食品,美国有一万亿的食用人次,还有十亿家畜食用转基因作物,目前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不过在中国,这些看起来“逆天而行”的转基因食品始终不能被大众广泛接受,时不时朋友圈、贴吧等地方总会爆出各种有关转基因的“真相”、“警告”或“阴谋”。转基因食品被强加上的危害从“影响生育”到“诱发癌症”不一而足,让人看到“转基因”三个字总要犹豫半天。
  
  更令人无奈的是,在转基因的问题上,专家院士们再怎么解释都要成为批评的对象,那些一向对“科学”二字顶礼膜拜、敬而远之的人民群众,在转基因食品安全上前仆后继地质疑发难,常常把科学逼到“词穷”。例如一些支持者以试吃的方式现身说法,希望说服民众,但总被反对者质疑:“现在吃了没事,能不能保证子孙后代也没事?”类似的质疑常常让争议陷入困局。
  
  科学为何在转基因问题上难以取得群众的信任?许多流传广泛的谣言,其实明显缺少科学的推理和论证,常常强加因果,夸大数据。但就是这么“脆弱”的谣言却常常成功在群众心底扎下根,形成了牢固的偏见,这些偏见甚至给了群众“挑战”科学的勇气。我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这种智慧应该由科普来产生,应该由科学家们与群众的沟通来构建。事实上,科学家们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不到位,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太低,使得人们对谣言也不加判断和检验。体现在转基因话题上,缺乏科学知识的人们就很难与专家达成共识,互相怀疑,互相不信任,就造成了科学现在“势寡”的尴尬境地。
  
  在中国,科普工作常常就被冷落被简化,那些真正高端和权威的科学家更多的是钻入研究的海洋,探索新高度,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在他们看来,出来反驳这些“低级错误”实在是没有意义,宁愿把科普工作这种事情全部交给科普作家。然而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认为,科普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担当。尤其是像转基因技术这样的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发展,只能由高端的科学家首先来传播。如果我们多看看物理学家霍金的做法,就会明白科学的普及也是一名伟大科学家非常重要的任务。
  
  其实传播科学知识,消除愚昧不比任何研究来得简单。同时科普工作也要注意手段和方式,不能仅凭自己的权威就企图说服群众,群众们不会因为你实验做得多成功,论文写得多专业而相信你。每个人都是有思考能力的个体,人们需要更加耐心和严谨的论述。这就要求科学家放下架子,严肃对待科普工作,给予群众足够多的尊重和关注,提供更多资料和事实。
  
  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以来的20多年间,世界上没有发生过因转基因食品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而且,恰恰是中国,在1992年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的国家,当时我国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品种(遗传工程稻3号和5号)面积曾一度达到70万亩。如果现在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能够宣传好基本的相关知识,及时地出来用事实澄清谣言,真诚地解答群众的疑问,严谨地向群众们论述观点,是否就能缓解如今这种紧张局面呢?
  
  古往今来,科学的一大追求就是所谓的“启民智”,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修养。在美国,科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国会因此明确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都要担负相关的科普职责,并通过预算、年度报告、听证会等手段监督其科普工作实施情况。在各地由政府全包或补助的科普馆,也经常向民众免费开放。中国的科普作家卞毓麟说:“科普可以促进科学当前的发展,这一条与科学界关系最密切,但也最容易被埋头科研的人们所忽视。”科学从来就不能高高在上而远离群众,否则失去群众们的信任就会被孤立,难以达成目的。
  
  在中国,不仅仅是转基因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科学常识也应该得到普及;甚至不仅仅是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能力也需要广泛地培养。科学想要真正地改变世界,先要改变人们观念,先要和世界上的大多数平凡人“和解”。
  
  文/陈政力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陈政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10/11/381062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