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广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一项关于中小学补课的调查,该调查共95000份问卷。结果显示,周末补课超3成,寒暑假补课近5成。中小学生补课现象比较严重,地点的选择多样化,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需求,补课主要以考试科目为主,可见应试是补课的主要目的,违规补课的现象客观存在。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自己要求补课的比例相当大,两项相加后,高中生的比例接近80%,初中生的比例接近70%,小学生的比例甚至超过了85%。(11月12日《广州日报》)
国家教育部及各地各级的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高频度强调严禁中小学补课。出台补课禁令的目的,是避免加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当然也意在清理教师借补课为名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补课费的现象。
不光在广东,全国很多地方的家长对补课禁令并不买账。在家长看来,补课禁令等于断送了孩子通过课外时间补缺提升的可能性。安排在周末、节假日和两个假期的补课,还可以起到工作时间照看孩子的作用。对补课一禁了之,很多孩子倒是轻松了,但家长却为如何照看孩子犯愁。
从补课所可能产生的作用来看,不少教育学者否认补课能提高学习,认为课外时间用来补课而不是玩耍、运动、阅读,反而会让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厌恶和排斥。对于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坚持要求补课,不惜想方设法报读任课教师课外悄悄开设的补课班,或是社会辅导机构开设的辅导班,教育学者给出的解读是,应试教育使得家长和学生不敢放松,再加上对于补课的效果过于迷信。
教育部门严禁中小学补课,教育学者反对填鸭式教学和过度补课,理由充分,却仍然无法说服家长。家长要求孩子补课,肯定跟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相关,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在应试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许多省份的高考发榜后,总分及单科“状元”高频率出现在一些以“题海”和补课出名的学校,这显然佐证了补课有用的结论。
现有的中小学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小班制教学,不可避免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少孩子在上课时容易走神分心,影响学习效果,补课起到的补缺提升作用会非常明显——对于家长来说,这不是什么迷信、误信、盲从跟风,而是经过确证的事实。
此次由广东省教育厅官方开展的调查,收集到了学生、家长有关补课问题的真实意见表达。广东省教育部门也如实披露了调查结果,这似乎让人看到了主管部门正视补课禁令缺乏民意基础问题所在,适时调整政策的希望。
实际上,无论是允许补课,还是禁止补课,教育主管部门都很难取得来自教育界、社会公众的一致意见。补课之所以被认为有用,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小学教学内容,无法通过现有学制、非小班制的教学方式传递给所有学习者,取得起码达标合格的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家长心甘情愿放弃补课,就得补课变得没有作用,但这又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学制的改革、教学方式的调整。
因此,在以上方面的调整改革,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给中小学补课开一个口子,严加规范,倒不失为务实之举。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