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规模最大的浙商招聘活动日前在沪举行。记者在招聘活动中了解到,不但上海高校毕业生每年去浙江打工的人数在增多,而且公务员加盟浙商的人数也有增无减。记者了解后发现,除了希望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外,公务员薪酬低也是个主要原因。(11月22日《新闻晨报》)
“跳槽热”也好,“离职潮”也罢,公务员热浪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被离职已然不是新鲜事。从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到一出又一出的个体案例,其中总能找寻到公务员转身离去的身影,也顺水推舟地得出“跳槽热”或“离职潮”的名不副实结论。就拿新闻提及的浙商招聘活动来说,所谓的公务员加盟浙商人数有增无减,实际更为精准的表达是了解情况、探听虚实,果真不是“骑驴找马”者有几人欤?
换句话说,从一场招聘会看公务员的去留本就不具备可信性和可行性。从招聘现场来看,既然多数以打探信息为主,那么一方面,未离职公务人员实难再次和企业签约成为其员工,遑论加盟。另一方面,即便公务人员已经去职,加盟企业人数有增无减的情况也不是从现场一一清点得出的。说这些,无非是想表达一个意,动辙以公务员跳槽的冷热来攫取公众关注,既是对公务群体的臆断,也是对公众的不负责。
表面上看,招聘会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公务人员,似乎看到了公职人员离职的序曲,免不了一番渲染与加工。实际上,不过是“老瓶装旧酒”,所谓的数据依然是年初某平台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政府、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于是,这又是新一波公务“跳槽热”。类似这样的“跳槽热”,从年初热到年底,直到今天,在不少媒体的眼中也还是“或开启”。所以有一个问题是引人深思的,谁都拿捏不准的“跳槽热”、“离职潮”到底是如何热浪席卷、潮来潮去的?
如果非要追根溯源的话,除却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集体关注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信息传播利用了大众的热情,搭上群众对公务员“跳槽热”关注的顺风车,自我推销自我营销。假如公务员跳槽果真热火朝天,媒体的报道实际上是在传达一种事实,以利公众知情。但倘若三三两两地离职都成了潮流,那这样的潮流之下必然有暗流涌动。这是值得警惕和警醒的。
遵循已有的共识,公务员离职过程实际上也是动态的调整过程和多元的选择方式,与企业间离职也并非泾渭分明。如果把离职归咎于形势与待遇,离去倒也是对公众的负责。当然,既不必苛责为个人理想与价值远去的公职人员,也不必放大公务员跳槽的“热效应”。公务员跳槽到底会不会热,一方面是宏观政策趋向左右,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个体公务人员价值取向影响。所谓的离职两要素,“薪”与“心”的问题同样因人而异,即便薪不足高,如果心有所属心有所归,驻足于一份工作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当然,需要冷眼观睹的是,一方面,一个过于稳定的体系往往会故步自封,难求发展,如果离职的公务人员能够成为搅动环境的鲶鱼,那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相较于全国700多万的公务员而言,1万余公务员实在算不上大比例、高热度,但衍生出“跳槽热”、“离职潮”的话题,大规模的企业间员工辞职迁徙却难与之匹敌。于此而言,建构公务员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均质化、平等化,仍然是任重道远。
文/高创
来源:红网
作者:高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