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免票线”也该与时俱进涨涨了

来源:红网 作者:杨兰 编辑:夏熊飞 2016-03-05 00:02:38
时刻新闻
—分享—
  “我周末经常带孩子去上补习班,有时候会乘地铁或者公交。”市民卢女士说自己的儿子今年才5岁,但个头已经超过1.3米,由于孩子个头超过了免费乘车线,乘车时不免有些尴尬。“别的家长直接抱起宝宝就过了地铁闸机,但我抱孩子过去时,好几次工作人员来询问。”卢女士说,每次都要进行解释。(3月3日《沈阳日报》)
  
  想必不少人都有过跟市民卢女士相同的生活体验:孩子年纪明明只有五岁,但身高却俨然一个“小大人”。在乘坐公交、地铁、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买票吧则孩子理应享有的儿童权益和优惠政策得不到保障,不买票吧又免不了遭遇周围异样的眼光和恶意逃票的非议,实在让人进退两难。
  
  为了改善民生、回报社会,有关部门出台了面向儿童的优惠政策,规定身高低于1.2米的儿童可以免费搭乘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这既体现了有关部门“让利于民”的政策取向,也彰显了对下一代的人文关怀。但实际上,这种以身高来“论英雄”的制度本身并不科学,因为按照国际标准,不管是医学上还是法学界,都是根据年龄来划分儿童、少年、青年等人生阶段。然而具体到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更好的鉴别办法,很多时候公众只能比照孩子的身高大约揣测孩子的年纪。
  
  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平均身高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趋势,孩子们的生长发育较之以前更早更快,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超高宝宝”,这无疑引发了政策标准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说,数十年一成不变的免票线标准已然过时,不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求。这意味着很多在医学上仍旧被认定为“儿童”的孩子看着挺高,但实际年纪却很小,由于长得太高、发育太快而无法享受到免票的优惠政策,这显然已经背离了国家出台免票政策的初衷,也与民意不符。
  
  所以,为了最大程度地释放免票政策的公平与正义,一成不变的“免票线”也应该随着孩子的“平均身高”往上蹿一蹿、长长个。尽管长久以来,对于“免票线”标准国人少有不满与抱怨,但这并不代表免票政策就可以装聋作哑“沉睡不醒”。有关部门只有尊重儿童身高普遍提高的客观规律和实情,及时调整免票标准,才能尽释国家政策红利,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得利。
  
  文/杨兰

来源:红网

作者:杨兰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3/05/39252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