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找不到“替身”,的确是“只能查不敢关”的现实原因。多年来,海口南北蔬菜批发市场已经成了海南最大的蔬菜集散地,数百万海南人每天吃的菜几乎都被拿捏在这一市场。倘若关停,确实一时找不到更好的“替身”,强行关停,不仅菜价不可控,恐怕数百万海南人的生计都将受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良性运行。
这种治理的现实困境,显然源于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导致市场秩序的长期失控。“菜价贵”一直困扰海南群众,尽管相关部门针对菜价的各种对策也层出不穷,但始终未有实质改善。直到今年年初,海南紧急成立专案组,包括缺斤短两、哄抬物价、限制竞争、违规收费、财务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才得以曝光,甚至其总经理被免职。
其实,这样的局面早就应该出现,因为,海口南北蔬菜批发市场存在的垄断行为早已是路人皆知,怎奈群众无能为力。如今的调查,充其量只是迟到已久的行动。然而,也恰恰因为这样的“迟到”,给了“菜霸”赖以苟延残喘的机会。对市场垄断行为的长期纵容和豢养,必然使垄断获得可以扎根的土壤,破坏既有的市场秩序。
当海口南北蔬菜批发市场逐渐做大,并成为海南最大的蔬菜批发集散地时,必然会绑架民生利益成为权力难以撼动的“百足之虫”。如今,声势浩大的调查查处,却不得不在是否关停上偃旗息鼓,政府公权力竟然扳不动“菜霸”,恐怕值得相关部门深刻反思,是谁导致了今日这种尴尬局面,谁又该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然,垄断是市场经济秩序中的毒瘤,无论如何都该下决心剔除。即便存在诸如找不到“替身”的困境,也不该是纵容和默许甚至放过垄断行为违法者的理由。否则,权力与“菜霸”有何两样?当下,面对扳不动的“菜霸”,海南恐怕需要拿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在确保民生的基础上捍卫失控的公序良俗,重塑政府公信力。
文/禹海君
来源:红网
作者:禹海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