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毯“刷”不出的“存在感”

来源:红网 作者:方舢 编辑:夏熊飞 2016-05-14 00:04:22
时刻新闻
—分享—
  北京时间5月12日凌晨,当巩俐、李冰冰等女星长裙飘飘地在第69届戛纳电影节的开幕红毯上惊艳亮相的时候,已经整装待发的井柏然和马思纯却因为“工作人员的安排不当”,被堵在了去往红毯的路上。尽管在今年的戛纳,华语电影颗粒无收、集体“沦陷”,创造了24年以来“征战戛纳”的历史最差成绩,但出现在“红毯秀”上的中国明星却“争气”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0人之多”。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无片刷脸”的红毯模式好像已经成为了中国明星习以为常的生存“战略”,在近几年的各大国际电影节中呈现着只增不减的蔓延态势。但到头来,这些不过都是冷暖自知、自欺欺人的“花架”和“把戏”罢了。去年奥斯卡后,针对中国女星“无片蹭红毯”的现象,《纽约邮报》更是指名道姓地把它当成了一个“难以启齿的国际笑话”。
  
  诚然,表面风光但实质尴尬的“刷脸红毯”背后,是中国影人迈向世界影坛的底气不足。虽然范冰冰能用一袭龙纹的旗袍在戛纳的红毯上“刷”出东方面孔的雍容与大气,但好看归好看,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之前,“范爷”再强的气场在“毯星”的花名面前也多少“虚弱”得有些无力申辩。
  
  是的,红毯上再惊艳的装扮,带来的也不过是修饰出来的胭脂粉黛和转瞬即逝的过眼云烟,其始终无法延伸成为赛事评委对于中国电影的关注和肯定,也终将无法转化成为中国电影融入世界格局的“筹码”和“门票”。这一场场看似风光体面的“红毯秀场”背后,其实是中国影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无所适从和面向未来的仓皇与茫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明星在国际“红毯秀”上的“用力过猛”,折射的恰恰是其代表作品上的“捉襟见肘”。就在《蝙蝠侠》《超人》和《美国队长》在中国的院线市场里“呼风唤雨”的时候,除了李安、“冯凯谋”等老一代影人和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苦闷”文艺获得关注的“第六代”中青才俊之外,华语电影的声音又何以得到传播呢?
  
  历史的经验和戛纳的“尴尬”向我们昭示:相较于好的礼服和好的身材,好的作品才是中国影人向世界影坛传递华语魅力、展示东方美学的根本所在。只有中国电影能以自己风骚独领的艺术气质在国际影坛站稳脚跟之后,这种靠着“蹭”红毯“刷存在感”的“毯星”乱象才不会被外媒当成一个“国际笑话”来看。
  
  文/方舢

来源:红网

作者:方舢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5/14/39835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