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厨亮灶”千万不能有“死角”

来源:红网 作者:胡建兵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10-17 00:02:40
时刻新闻
—分享—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满一周年了。如何让新法落地生根,也一直是人们关注和努力的方向。像南京,就正在推进一项 “明厨亮灶”工程。“明厨亮灶”工程就是餐饮店把自己的厨房,通过现场或视频的方式,实时展现给消费者。到明年年底,南京市要求“明厨亮灶”达到85%。(10月15日央广网)

  隔着玻璃看到洗菜颠勺,厨房里的一举一动可被实时直播……南京大力度推进“明厨亮灶”工程,以视频直播等方式,将餐饮店食品加工过程公开,以方便接受民众的监督。“明厨亮灶”无疑可以让餐饮店的“后厨”变得更公开透明。但如果监管不到位,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各地餐饮店对厨房进行改造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安装视频系统也需要很多钱。但改造后以后,谁来监管、怎么监管是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从理论上来说,实行“明厨亮灶”后,食客可以直观地看到餐饮店后厨的环境卫生状况、食品操作加工过程等。但看到的只是表面,稍不注意,就会留有死角。一方面,食客大多到饭点时才会到餐饮店来,不可能看到餐饮店食材采购、加工等全过程。如果餐饮店采购了不新鲜的食材,或者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食客也很难看得到。假如采购上出了问题,食品加工过程中即使做得再好,再透明,也是一句空话。因此,“明厨亮灶”虽然能让餐饮店的后厨表面上变干净了,但能不能取到实质的效果还很难说。

  如果商家真的要搞些小动作,他们完全可以避开摄像头,挪到其他地方去加工。再说,食客也不是十分专业,对食材的鉴别也很难搞得清楚。餐饮店采购的食材到底有没有问题,还得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部门来加强监管。有关部门只有对餐饮店的食材进行源头追溯,用专有仪器对食材的农药残留、细菌含量等进行监测,才能确保食客的安全。

  在“明厨亮灶”推进工作中,餐饮单位的后厨视频数据应该与有关部门的监管网络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行政主管部门“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监管”的信息化监管模式。视频技术除了有社会监督功能外,还必须以直播形式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开放,从而由过去的临时检查变成今后的实时监督。另外,有关部门要加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进行重罚,只有各方面措施到位了,才能让餐饮企业的“明厨亮灶”工程做到真“明”真“亮”,而不留死角。

  文/胡建兵

来源:红网

作者:胡建兵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0/17/41086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