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职业“遛狗人”不必说三道四

来源:红网 作者:乔英杰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11-01 00:12:34
时刻新闻
—分享—

  早晨10点,美国女孩Dani来到位于成都市桐梓林的某高档住宅小区。在14楼某户门口,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英文写着“散步、排便、喝水、行走线路”等词汇,下面有“20分钟、没有、100ml”等相应的记录。Dani对着门里喊了一声“小米,我来了”,门内立即响起一阵狗狗兴奋急促的叫声。Dani是一位职业“遛狗人”,她与另外两个在成都生活的外国女孩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帮忙碌的上班族遛狗。(10月31日《成都商报》)

  “遛狗”都能堂而皇之地成为职业,相信许多少见多怪的人们都会对这一新兴事物充满了好奇。甚至会有不少公众对狗狗的主人嗤之以鼻,并进行调侃和讥讽。养个狗狗都得花钱请“保姆”来照顾,岂不是“败家”或者钱太多了“烧”得自己“犯浑”?

  但实际上,职业“遛狗人”的出现也并非没有先例可循,尤其是对于美国等这样的发达国家来说,其实职业“遛狗人”已经早就发展成为了一项较为成熟的职业。国人之所以会觉得新奇和惊讶,甚至不理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也无非就是在我们的身边极少看到这种“烧钱”“摆阔”的现象而已。

  这就好比在二十多年以前,人们在大街上偶尔看到一个腰里别着BP机,手里拎着个砖头一样大小的“大哥大”的人时,心里自然会产生一种既羡慕又忌妒,同时还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点愤恨情绪一样,原因就是,那时的“大哥大”还是一种绝对的“奢侈品”,普通百姓根本就使用和消费不起。那么二十多年过去的今天呢?人们还会对手机充满好奇吗?当然不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更是在不断地提高当中。当然,我们也得承认,尽管相比于过去的生活来说,人们普遍都已经相对“有钱”了,但毕竟还存在着富裕程度的不同,或者说,依然存在着贫富差距。所以,当看到那些住在高档小区的人群当中竟然有人花大价钱雇人“遛狗”的时候,作为普通民众来说,则必然会产生一种错愕与惊奇。

  不过,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只要有需求就会应运产生市场。所以,在笔者看来,对于成都出现的职业“遛狗人”现象,作为公众来说,实在是没有必要去过多地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更无需对此瞠目结舌、大惊小怪。

  文/乔英杰

来源:红网

作者:乔英杰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1/01/41228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