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组部分别会同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5个办法”),为建设符合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提供制度支撑。(1月16日《人民日报》)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是党执政骨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从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到日前中组部分别会同多个部门印发的“5个办法”,都为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建设工作注入了“制度活水”。只有坚持以制度为基本遵循,从构建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机制入手,才能为建设符合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提供根本保障,也才能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注入选人用人的“制度活水”。选人用人工作越是重要,就越要用制度来保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越是复杂敏感,就越需要以制度来规范。“5个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内部推选、外部选派、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选人用人方式。一方面打破了单一的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惯例,有利于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逐步打破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铁饭碗”,将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专业化水平,真正实现领导人员的“术业专攻”。
注入从严管理的“制度活水”。与政府单位相比,事业单位涉及领域广、类型复杂、业务性强,更能够接触到利益层面的事务,对领导人员的管理一旦失范,则更容易滋生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5个办法”强调要抓住领导人员,特别是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对履行政治责任、行使职责权力、加强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监督,充分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只有坚持把规矩立起来,把纪律严起来,并始终将其贯穿于领导人员的监督管理全过程,才能为确保事业单位廉洁从业、健康发展。
注入开拓创新的“制度活水”。很多情况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既是“业务经理”,又是“行政长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长官意志”的干预,不能高效、自主、及时开展工作,对探索和创新产生了影响。新出台的“5个办法”提出要推进干部分类管理、精准科学施策,目的就是通过分清职能、划清职责、明确主责,该摘掉“官帽子”地摘掉“官帽子”,该去行政化的去行政化的,最大限度地排除外部干扰,让创新和探索活跃起来、顺畅起来,形成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文/何浩民
来源:红网
作者:何浩民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