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聘金做公益”的移风易俗可以有

来源:红网 作者:王彬 编辑:林旻煜 2017-01-24 00:02:09
时刻新闻
—分享—

  无聘金、无红包、无鞭炮……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后江村村民林东的婚礼上,这“三无”令在场的亲友印象深刻。与以往竞相攀比聘金和红包不同,如今,东庄镇的村民攀比的则是公益和贡献。婚礼前夕,林东一家还将本应作为聘金的11万元现金捐献出来,为镇上的保洁队送去新春的问候。(1月23日 新华网)

  说起婚礼聘金,也就是彩礼,还有婚礼酒宴,诸如此类,目前的天价攀比风,可谓是困扰不少中国家庭的难题,还给一些地方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少的地方政府开始对天价彩礼、天价婚宴说“不”,有的还出台彩礼指导标准,控制彩礼金额,控制酒席桌数。这样的红头文件初衷是好的,可其实质毕竟是用“公权力”来干预民间正常的婚俗,权力之手有越界之嫌,现实争议不少,不少专家也认为政府这是在乱作为。实际上,此类限制的现实效果堪忧,所谓的移风易俗最终多也“无果而终”。

  可福建莆田婚礼不比聘金比公益的情况却让人耳目一新。无聘金、无红包、无鞭炮的现实与比聘金、比红包、比车子、比宴席形成鲜明的对比,更重要的是现实的着力点竟然落在公益上,公益成了攀比的“新方向”。没有了铺张浪费,有的只是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得不说,“聘金成公益”的移风易俗真的可以有。

  这方式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据统计,四年来,该地就年均节省燃放烟花爆竹、请客吃饭等费用近亿元,达成捐款总额4亿元,民间的聘金平均标准基本降至20万元以下。这可谓是大变化,这让当地真正注入了文明新风,社会的整体风气与精神面貌也更干净,更有现实魅力。这样的效果与政府公权干预所达到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事实上,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莆田市在全市就开展了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在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的基础上,莆田市因势利导,以遍布全国各地的莆田商会和驻外党组织为抓手,倡导莆商移风易俗,文明节约,将节省下的资金用于修桥铺路、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这得到了各界的积极响应。

  也就是说,面对攀比之风盛行,莆田市政府致力于鼓励性的合理引导,进行了移风易俗的提倡。从党员干部入手,积累经验,而逐渐影响到更多普通的老百姓。不同于个别地方政府在此方面做强制性要求,莆田市政府更侧重于呼吁与疏导,无疑显得更人性化,更有温度。

  在此语境下,普通的老百姓既没有公权过度干预的不适感,也就不会产生什么现实争议。毕竟比贡献,当榜样,荣耀的是自己,受益的是乡邻、是家乡。而且还能解“天价婚假”之困,政府如此提倡,百姓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或许就是“聘金做公益”的移风易俗能够取得成功的真谛所在。

  所以说,政府方面要想真正控制关于婚嫁的攀比之风,还是要更接地气,认清其本质,把握好方式方法,谨防公权力越界,追求公权力合情、适度地使用。应该在坚守现有法律法规界限的基础之上,少一些强制性的红头文件,多一些为民考虑的适时引导,厘清公共问题与个体问题之间的界线,用鼓励的引导与接地气、惠民生的移风易俗倡导来取代公权力简单粗暴的介入。

  文/王彬

来源:红网

作者:王彬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1/24/419937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