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是大年初七,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按照惯例,在这一天不少地方政府和机关单位都会开一个“收心会”。果不其然,在2月4日的媒体报道中,关于“收心会”的新闻,可谓是铺天盖地。“收心会”该不该开呢?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开了“收心会”就真的能够起到“收心”的效果吗?恐怕未必。
如何将“收心会”开出效果,这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如何才能让“收心会”开得充满艺术,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但是对此,倒是有几点由衷的建议。
首先,少提虚空的口号,多谈具体的工作。新的一年,就是一个新的起点,要开启新的一段征程。在这样的特殊时间节点,领导肯定会借“收心会”畅谈新年计划,提一些“高大上”的目标。这样的做法本没有错,可是与会的同志可能会听得“云山雾罩”的,即便是被勾勒的美好愿景激起了奋斗的激情,但是会后一想,却不知道如何着手。这样的“收心会”是华而不实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扎扎实实地多谈些具体工作,多做些务实的安排部署。如此“收心会”可能会显得有些呆板,但是会后人人都会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并且围绕这些职责和任务开展自己的工作。
其次,淡化习俗人情,强调规矩纪律。开“收心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理节后上班慵懒散的现象,让与会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之中。但是,在开“收心会”的时候,有的领导会在会上给参会的同志拜年问好,大谈按照习俗现在还在过年。这样的谈话,确实听起来充满人情味儿,可是并不能起到“收心”的效果,反而还会加深部分干部“还在过年”的心理。因此,在这样的会议场合,还是多强调规矩纪律,用规矩纪律的红线来约束干部,倒逼他们节后上班“身到”的同时,做到“心到”。或许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不近人情,可实际上,讲规则纪律是对广大公职人员最好的关怀。
最后,分析过去得失,强化工作要求。一年就该有一年的风貌,一年也该有一年的台阶。既然要开“收心会”,就要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得失中,积极的谋划开年的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以问题为导向,以超越为目标”。换句话说,今年的工作要求必须针对去年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果还是原地踏步走,何来的新年新气象呢?只有将去年存在的问题在“收心会”上明确提出来了,与会的人员才会有危机意识,也才会将会议的精神真正的“入心入脑”。
开会不是想开就能开的,在精简会议,治理文山会海的大背景下,开会已经成为一门艺术活儿。如果会议开的质量不高,流于形式,那么这样的会议不开也罢。因此,笔者认为,开“收心会”不是开了就完事了,也不是开了参会人员就真的“收心”了。这考验着会议组织者和发言者的能力和智慧,对此,会议的组织者和发言者不妨多些思考和研究。
文/沈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