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心”为何总办“坏事”

来源:红网 作者:姚村社 编辑:林旻煜 2017-02-28 00:01:06
时刻新闻
—分享—

  有个猎人上山打猎,见到一对老鹰正在追啄一只幼鹰,迫使幼鹰展翅飞翔,幼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嗷嗷惊叫。猎人见了,愤怒不已:哪有母亲这样对待子女的?操起猎枪打死了这对老鹰,把幼鹰带回家养好伤,然后放幼鹰回到大自然中去,可这只幼鹰却因不能飞翔扑食而活活饿死。

  老鹰追啄幼鹰,表面上看是恶,实际为了幼鹰的成长。猎人好心救了幼鹰,却破坏了鹰的自然生态,间接害死了幼鹰。就像《自然之道》一课结尾处所言:“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当人自作聪明时往往都会适得其反!”

  现实生活中,人们当然明白“好心办坏事”不是啥好事情,应该尽力避免和纠正,但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好心办坏事”的事情仍然不少,危害仍然不浅。“你每天作业都要我亲自盯着你才能交啊?你想不想交作业?你不想交就不要交了。你还有没有集体观念?你想不想在这个班学习?”这段老师批评学生的话被学生妈妈用手机录下,在校长办公室回放。每一句话都是负向信息的传达,连续5个“你”,递进式责问,伤害学生自尊,产生逆反心理。还好,当事老师当面承认了自己的不当:孩子成绩是班上前三名,我一直本着“响鼓也要重锤敲”的理念,实际上办了坏事。

  孩子的教育是这样,政府工作中一些干部或者急功近利、想出政绩,或者缺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意识,或者综合分析、科学领导的能力不强,也往往导致“好心办坏事”。某镇只剩一个贫困村了,镇干部很着急,给村民推广种红枣,政府还每亩补贴200元,让全村600多名村民积极响应,但种出来的红枣品质不行,加上村子较偏远,卖不掉只好自己吃,更有1000多亩红枣基本都烂到地里。纵观此事,原因只有一个:干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没有真正搞懂市场。

  孟子有言:“仁,人心也。”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具体背景,好心总是一种积极向善的思想情绪,总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力量,我们没有理由去排斥它、非议它。之所以出现“好心办坏事”,从主观方面讲,虽然当下我们应该有一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但一定要有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意识,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盲目蛮干。从客观方面讲,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有一个暴露问题、暴露矛盾的过程;如果事物目前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人们的认识就会受到一定局限,一时就很难超越它。换言之,我们什么时候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知和行的有机统一,“好心办坏事”就可能会避免或较少发生。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如果我们能够从许多“好心办坏事”的事例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辅之以积极勤勉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愿望就会有良好的结果,好心就能办成好事。

  文/姚村社

来源:红网

作者:姚村社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2/28/422340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