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山西省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此发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2018年底前,省直机关、太原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前,各设区市城区范围内的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11月28日《太原晚报》)
垃圾分类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却是一道各地都推进缓慢的老难题。加强宣传教育,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对垃圾进行分类……没错,但这毕竟需要漫长的过程,多地“垃圾围城”的现实已不允许这么“从容”地推进,唯有尽快全面展开这项工作,才能做好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越迟滞就越被动。
因此,必须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为垃圾分类全面铺开进行提速。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项利国利民、意义深远的举措,需要有人引领,更需要形成自上而下的风气。在山西省直机关、太原各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率先推行垃圾分类,无疑是做出了好的表率,不仅可以铺撒更多“自觉分类”的火苗,更有利于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怎样分类?究竟难在哪儿?从别人要求到自觉习惯需要多久?有什么措施可以更高效地实现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由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并非是做做样子,而是强制行为,更有明确的时间表,即必须限期做到、做好。长久以来,之所以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缓慢,同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无关系,如果总是停留在宣传提倡阶段,必然也没多少人会放在心上。有了时间表和强制要求,无疑就有了目标和压力,如果完成不力,甚至还有可能在考核和评优等环节中利益受损,这必然也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事实上,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就与每个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息息相关,各项制度的作用只是在于将两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明天的隐患在今天消除。
这方面,贵州已经有了好的经验:垃圾可以兑换绿色积分,绿色积分可以在“垃圾银行”兑换生活用品。垃圾分类做得好,完全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奖励,让每天的付出都可以收获看得见的回报。有奖有罚,更多人便会参与进来,并慢慢将此变为一种举手之劳的习惯,从而垃圾分类尽快实现全覆盖,让家园的未来更美好。
文/宋鹏伟
来源:红网
作者:宋鹏伟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