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大数据,搭建公务用车信息平台、启动廉情监管自动预警、开展信息比对分析研判……各地积极探索治理模式,“数据铁笼”成为管住“任性”权力、整治“微腐败”的利器。(12月13日《人民日报》)
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的反腐工作持续深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是,纵观以往的反腐工作,大多数贪官落马,均源自举报、调查等老动作,有时就难免会陷入误区或僵局,致使调查工作难以开展。
大数据时代衍生的海量数据使得网络犹如一个巨大的“信息蓄水池”,大数据时代网络曝光密切地监督着社会,尤其是一些贪污腐败等丑恶社会现象,一张图片,一篇报道,一个表情,都有可能变成反腐风暴的导火索。数据显示,利用网络手段反映官员腐败的现象逐年递增:2008年2例,2009年3例,2010年7例,2011年8例,2012年19例。到了2013年之后,更是呈迅猛递增状态。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网络秒杀贪官,不胜枚举。
有鉴于此,在十九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各地运用好大数据分析,打造“数据铁笼”让权力不再任性,就成了当务之急。不管是安装新设备,给公车戴上“金箍”,还是启动新平台,向懒政亮起“警示灯”;不管是采用新手段,使“四风”褪去“隐身衣”,还是依靠新技术,为执纪装上“千里眼”……都是对大数据运用在反腐倡廉领域的积极有益探索。
在党和政府持续不断地加大反腐倡廉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效应在大数据网络反腐方面的作用和表现日益突出,大数据网络监督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公众人物的日常言行、着装以及消费等各个细节当中,作为制度反腐的有力补充,大数据网络反腐已经无孔不入、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逐渐显示出传统反腐所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方便快捷、主体广泛、成本低廉、更易形成舆论热点,并逐步演化为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一种新的群众监督方式,成为行政司法监督的强有力补充和反腐倡廉的新生力量与利器。
因此,有关部门应用好“大数据”这一反腐利器,通过借助新媒体设立网站、强化网上举报制度建设等举措极大地拓宽反腐渠道,牢牢掌控反腐战役的主动权,从而进一步激发社会和网民参与反腐工作的积极性,有力推动我国防腐反腐工作的深化。
文/扬清风
来源:红网
作者:扬清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