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拼凑廉政报告既是作风问题也是能力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邓尤福 编辑:田德政 2018-05-01 00:06:16
时刻新闻
—分享—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纪委监委在检查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2017年述责述廉报告时发现,部分干部的报告存在照抄照搬、相互抄袭的现象:有的把2016年的报告改个时间,就变成2017年的;有的把报告中的“十八大”直接改为“十九大”;有的两份年度总结,95%的内容相似……(4月3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年来,干部抄袭的问题屡见媒体报端,有照搬工作方案的、有抄袭总结报告的、还有抄袭学习心得的、甚至还有抄袭宣传标语的,可说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成为坊间笑话。可在大家笑话之后,少有人去分析其中原由。如今连廉政报告都有干部拼凑抄袭,这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作风问题。

  众所周知,述职述廉是党内监督的一项制度。其目的就是实现组织和群众监督权,增强干部公仆意识。如果述责述廉报告都照抄照搬、相互抄袭,又怎能真正实现对自己思想的解剖,又怎样把真实的自己呈现在组织和群众的面前,更不要说去主动接受他们的评议和监督。这与欺骗组织、蒙混过关、逃避监督等现象又有何异?

  究其原因看,首先是作风不严不实的结果。“报告年年交,以为交上去也没人看。”这正是对述责述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工作靠应付、落实走形式的思想顽疾根深蒂固,说到底还是懒政、不为的思想在作祟,形式主义之风的流毒尚未根本肃清。其次是能力不足的结果。廉政报告不能自己完成,而是去东拼西凑,甚至是抄袭别人,这恰恰说明其对自身的职责不明,工作不清,甚至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了啥,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更是无从知晓。毫不夸张地讲,这就是典型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得过且过,这与干部敢于担当、履职有为的要求格格不入。第三是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基层部门报告文案繁多是不争的事实,让本就工作任务繁重的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加之有的报告无人过问,流于形式,于是有的干部产生了照搬、拼凑和抄袭完成任务的侥幸过关心理。

  要杜绝干部成为“文抄公”,应三管齐下:一是要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特别是结合工作职能、工作岗位多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提升干部公文写作能力、履职担当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克服自身存在的能力和本领恐慌,避免干部存在“茶壶装汤圆倒不出”和“半壶水响叮当”现象。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既要抓干部队伍作风改进,增强干部职责意识、纪律意识和担当意识。又要紧抓“文山会海”治理,进一步解决基层存在的“报告”泛滥问题。三是要加强监督,加大各类报告文案查阅力度,堵住“没人看”的漏洞,让报告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

  文/邓尤福

来源:红网

作者:邓尤福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5/01/461650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