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滴滴整改:请给共享经济发展一点时间

来源:红网 作者:莫甜甜 编辑:田德政 2018-05-26 21:48:25
时刻新闻
—分享—

  空姐遇害案发生后,舆论把滴滴顺风车推上了风口浪尖。滴滴为此停业一周,并颁布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规定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暂停接受22时到6时的订单等系列措施。这一刀切的整改方法矫枉过正引发了争议,但在笔者看来,这次的整改利大于弊,滴滴的调整其实是在为上次的悲剧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共享经济如何在个人隐私、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取得平衡,不单单是靠滴滴一家互联网公司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因此,请给共享经济发展一点时间。

  早前,滴滴顺风车平台上的司乘互评、乘客个人信息的公开以及车主审核不严等问题存在已久,据统计,滴滴司机对女乘客进行性侵害经全国各地法院判决的案件有14起,那么未经法院落案起诉的此类案件还有多少起呢?想想最近的郑州空姐遇害案带给其家人的痛苦,不免让人对搭乘滴滴心生恐惧。

  我们在不幸发生后为弱势群体不幸的遭遇诉诸悲天悯人的情感是正常的,但无论是伤感于事件的偶然性,还是归咎于人性之恶的必然性,最终我们都应该对避免此类事件重演进行深刻地反思。

  作为空姐遇害案的涉事公司——滴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社交属性过早地嫁接到约车平台再加之对车主审核不严等问题,最终使惨案发生。滴滴为此停业一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即时整改、承担相应责任。

  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规定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暂停接受22时到6时的订单等系列整治措施解决了个人隐私、乘客安全问题,但这一做法却被不少人认为矫枉过正了,司机和乘客两类群体都对此做法持存疑态度。有些司机认为如果不对乘客进行评价、个人信息全部屏蔽的话,会助长部分乘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乘车行为;还有些乘客认为如果顺风车在晚间22时到6时停止接受订单的话,就失去了其方便快捷实惠的共享意义了。

  的确,从司乘两者角度来说,滴滴确实好像有点“矫枉过正”了,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滴滴其实也是在“自我救赎”,从此次调整可以看出滴滴放弃了某些企业利益,优先选择了顾客的个人隐私、安全利益。虽然不能确保此类事件会不会再发生、个人隐私会不会再泄露,但当下滴滴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值得我们肯定,也重塑了大家对共享经济的信心和期待。

  空姐遇害案后,我们对滴滴的失望大概像是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尸横遍野”、外卖垃圾“堆积如山”那般对共享经济失去信心,但要相信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曲折前进的,世界上每一项制度规则制定过程都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滴滴的这次整改应该也是如此,共享单车、外卖服务大抵也是如此,请给共享经济发展一点时间,它必为大家创造方便快捷和谐的空间!

  文/莫甜甜

来源:红网

作者:莫甜甜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5/26/463881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