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大连一名23岁的司机违规行驶并且酒驾。其父闻讯赶来求情,说他还是小孩,请交警手下留情。交警怒怼:18岁就成年了。(6月1日《楚天都市报》 )
古有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称弱冠。今有少男少女年满18岁时举行成人礼,象征迈向成人阶段。不论古今,23岁都已意味着成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意味着成熟与独立。但这名23岁男子犯错违法后,其父竟以“他还是小孩”为由试图帮其逃离法律的制裁,这是何道理?难道这23岁的男子还要过儿童节不成?
“他还只是个孩子。”相信大家对这句话都很熟悉,因为这正是许多熊孩子的父母为其辩解最常用的一个理由。但这里所说的熊孩子往往是未满18周岁,甚至大部分都是幼儿园孩子、小学生。这23岁的“熊孩子”,倒是第一回听说。现实终于证明了“熊孩子”长大后的样子。
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不论他是否已长大。这中间饱含着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父母希望能为孩子遮风挡雨,免去孩子日晒雨淋;父母希望能为孩子扫尽路上的障碍,防止孩子磕绊摔倒。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父母对儿女之爱。但爱不能是溺爱,否则爱就变成了害。我想这应该不是这位父亲第一次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帮儿子开脱,所以这名男子才会从犯小错开始,最终酿成触犯法律的大错。
“我知道酒后不能开车,但他就开了,你怎么弄,我也愁。”这位父亲对交警如是说道,话语中透露着身为父母的那份无奈。父母懂得遵纪守法,为何就教育不好孩子呢?因为他们爱错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而类似这位父亲,总想为子女撑好保护伞,即便子女已经成年,他们还是学不会承担与独立。
如果父母教育不好子女,社会就会狠狠地帮你教育。23岁的年纪,已不再是“过儿童节”的岁数。作为父母,你可以永远将他当孩子般护在身后,但社会不会。家长们请学会放手,犯错了就要受到惩罚,人生路的方向歪了,你可以为他指引正确的方向。切莫一味娇惯庇护、越俎代庖,否则他的人生路走不长也走不远。
文/王爽
来源:红网
作者:王爽
编辑:张兴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