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季。“家长是否送子女上大学”,又成热门话题。《中国青年报》日前刊文《家长陪送不丢人,不陪送更好》,从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方面看,从子女以后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的长远发展看,还是不陪送为好。
当前社会对“要不要送子女上大学”的争论,大多是围绕“是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寒窗十几年,一直是在父母的羽翼下读书升学,上大学似乎“独立生活”就被立刻提上了日程。可事实呢,子女上大学和“长大成人”没有太直接的关联,这么说,是因为“长大成人”早就开始了,或者说“一次送子女上学”不值得上纲上线,并非“独自上大学就等于独立长大了”。而“送子女上大学”的“中国国情”,可不要被人为遮蔽。
中国子女的教育,往往是全家庭参与式的。中国人历来有尊师重教传统,这正是如今学区房、培训班火热的思想文化渊源。子女从出生起,全家庭往往就被绑上孩子读书升学的战车。而事实上,子女的学习成绩,往往与父母关注参与度成正比。当孩子经过多年苦读考上大学,其中成果不仅属于子女,更加属于家长。相比子女到大学报到,父母想看一看所读大学的心情很可能更加迫切。社会上主张“父母不必送子女上学”的观点认为,一路同行意味着经济时间投入很大,到学校后又不方便,可是家长们并不在乎,相比诸多不便带来的不舒适感,亲眼看到子女多年努力后终于上了心仪大学的满足感获得感更加强烈。
教育是需要仪式感的。过去发蒙上学堂要拜孔子像,而现在很多家庭在子女上学上的仪式感,则是“送子女上学”。从上小学到上初高中,上大学并不意味着这种仪式感的终结。反而这种仪式感更加珍贵。由父母相伴着上大学,一起长途旅行,一起在火车上吃饭,一起跨进大学校门,一起看未来四年生活的宿舍,和学习成长的校园,既然子女已经长大,今后还有多少这种与父母一起做一件事的机会呢?这与是否“因此失去自立独立成长机会”没有必然关系。父母相伴着上大学,子女一样可以自己能做的由自己完成,也未必会给父母带来多大负担,一个是他们愿意,再就是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可能会遗憾终身。
送子女上大学的仪式感,对农村家庭更加珍贵。农村家长除了打工,一般很少出门,除了有特殊理由。而经过十几年共同努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因此送子女上大学,就是历来注重节约的农家父母出远门去大城市的最好理由。笔者父亲年近七十,回想起来,他送我上小学初中,去县城读高中,去外省读大学,后来还去了我读研究生的学校看看,长大后一起的时光本就不多,而他送我上学的路途,已经是我们之间最美好的回忆。仪式感是最好的教育,它关乎学习动力,关乎成人做人,关乎情感沟通,关乎初心坚守。
别指望一上大学就能立即完成所有长大成人的课程。自己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有父母亲的参与,对双方都是一种幸福,而且是终身的欣慰。上大学家长陪送不丢人,自己觉得丢人或者被人嘲笑,那是因为自己和别人的心态出了问题。还记得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景》吗?当你越是长大,越是要珍惜和父母难得在一起单独面对情感交流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相比“和父母一起上大学”真情交流的仪式感,功利性的“培养子女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真是微不足道。
文/程振伟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