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温儒敏指责网友“炒作”,不如让学术亲民

来源:红网 作者:李林翰 编辑:田德政 2018-10-26 21:37:0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不断有网友在“抖音”上喊话,质疑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有误,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10月24日、25日连续两天内,在微博上两次针对相关质疑公开回应,并指出“若对教材内容有异议,可通过正常渠道反应,而非将学术问题放在网络平台上炒作。”(10月25日 澎湃新闻)

  温主编所说正常渠道指的是“给人教社、教育部教材局或主编写信。”可以说,网友在娱乐平台质疑学术知识也许不尽合理,但面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在网络发表质疑成为他们最方便最经济的方式,也无可厚非。更值得注意的是,呼声越高、话题讨论多并不代表“炒作”,却能反映民众对新旧知识冲突时寻求真理的憧憬,此时,与其来一场“指责炒作”的说教,不如打破学术圈和民众的藩篱,耐心谦和地解释,让学术亲民。

  如今,学者不亲近民众,民众搞不懂学者在研究什么,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温主编严谨的学术态度值得肯定,面对质疑也以博学广闻的知识解答困惑,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回应质疑的态度,生硬地制造出学术圈与民众的隔离感。尤其对于文史类学者,精心钻研学术当然值得倡导,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把自己跟民众彻底隔离,平时不上网不听民意,不近人情,不容半点质疑,这却是与学术精神背道而驰的。

  在媒介化、信息化的现实语境下,学术亲民并不是一场空谈,反而变得更为实际和便利。如《百家讲坛》中于丹、易中天等学者纵谈古今、授业解惑,如中国人民大学胡长白、张鸣等学者利用自媒体传播文化与思想。可以说,对于学术知识一些民众是真实向往的,无奈的是现实中的欲求而不可知。此时,学者更应该警惕以居高不谦的姿态面对民众善意的质疑与讨论,在尽“研究学术之本职”的同时也不要忽视知识与文化的普及。

  让学术亲民,不仅要通过媒介渠道,还应让学术在交流过程中由抽象变具体,由专业变通俗,即让民众知道学术知识和自己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比如我在大学里遇到的老师讲“拟剧理论”时,类比到学生自身:你天性活泼开朗,但面对你的老师却表现的温文儒雅,是因为你想要让老师认为“你是一个温文儒雅的学生。”

  所以,学术亲民不是一个望月兴叹的纸上理论,而是一个被民众真实需求又可以渐进实现的过程。面对民众诉求,学者应抛弃“学术与民不容”的刻板印象,学会让积累在高校的精神财富传播到更广泛的民众之中。

  文/李林翰(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李林翰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0/26/476007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