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生扩招更易“大浪淘沙”筛选出一流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韩中锋 编辑:田德政 2018-12-24 23:37:4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根据12月2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2019年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改革开放40年来最高纪录。

  考研热度经久不衰,引发了公众“考研热需要降降温”的呼声,甚至有人质疑:考研热是很多同学逃避就业压力的表现,考研的目的本应该是立志科研。

  但在我看来,我国研究生考试报名及录取数量仍在合理区间,担忧考研过热是杞人忧天。实际上,国内的研究生数量不是过多而是过少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00-2018年研究生录取人数总和为800万左右,由于2000年以前每年录取的研究生数量相当少,所以保守估计目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在900万左右,这一数量虽然足够庞大,但若以中国14亿人口基数计算,比例只有0.64%。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研究生比例偏小是不争事实。查阅论文《中美研究生教育规模和速度的比较与思考》发现,美国仅2000年授予的硕士学位人数就已达到了46.8万人,而我国2010年的研究生录取人数才达到47.44万人,勉强超越十年前的美国研究生录取人数,又考虑到这期间时间差以及中美两国数倍的人口规模差距,中国研究生每年的招生数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不同于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的研究生,往往更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坊间有“无工不强”一说。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固然重要,但研究生数量的重要性亦不输前者。而且,数量的增多并不必然意味着培养质量的下降,两者并不是天然矛盾的,甚至数量的优势还能弥补质量的短板。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也曾断言“发展高新技术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只有达到了一定数量,才能做到大浪淘沙,从中筛选出顶尖人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才潜力不能被充分挖掘,必然会影响到综合国力的提升,质量和数量两条腿走路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解,只要招生数量维持在合理区间,就无需担忧。

  我个人判断研究生并未滥招是基于两个判断,即我国研究生报录比的稳定和高校科研、教学实力的稳步提升。查阅过去十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除了极个别年份,我国研究生的报录比始终维持在3:1到4:1之间,考研难度并未随着扩招而变得容易,换言之,录取门槛并未降低。

  另外,中国高校的科研水准和教学实力也在稳步提高,已有能力招收更多的研究生,这也是中国高校研究生扩招的最大合理性所在。2012年至2016年仅四年时间,进入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名的内地高校从31所增至98所,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从279个增至770个。实际上,这一趋势还在继续,而且,中国顶尖大学在世界高校排行榜上的跃进还只是中国高校整体实力迁跃的一个缩影。

  公众之所以担忧研究生学历贬值,根源在于研究生招生的结构问题,即人才培养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很多研究生仍然处于失业或准失业状态。原因之一是高校无法通过灵活设置专业来适应就业市场:新设置专业本应超前或同步于市场,而现实却是高校专业的增设往往需要层层审批,滞后于人才需求;又受限于相关利益梗阻,旧有的专业有“退出难”的痛点。

  但可喜的是,我国已在专业设置上迈出较大一步,就在今年,相关部门批准20所高校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拥有这一权力的高校每年都可自主增设和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还可以自主设置交叉学科。这标志着高校学位授权点“终身制”成为历史,高校专业的退出机制将得到极大完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把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关,改变高校资源错配的局面,数量的扩招并不会危及培养质量。部分公众认为考研过热,很多考生为了逃避社会、逃避就业而选择考研,质疑考生考研初衷并不是为了科研。但是否做科研并不一定是读研的唯一考量标准,我们不能过于理想化地去要求别人,不以动机论是非是最起码的要求。

  文/韩中锋(华中科技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韩中锋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2/24/479958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