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政策措施。(1月17日中国新闻网)
从1949年至今,干部职工每周休假时间从一天调整到一天半、两天,再到目前呼之欲出的两天半,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党和政府对干部职工的权益保障也越来越重视。如此看来,“一周2.5天小长假”引发热议,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所需,干部职工所盼。
其实,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虽然有文件作支撑,但由于没有具备相关条件,新的休假模式在很多地区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而本次河北省再次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一周2.5天小长假”,无疑是广大干部职工的“福音”。新的休假模式,一方面可以激发民众休闲旅游、逛街购物等消费热情,刺激经济增长,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干部职工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才会有更好的状态应对工作,提高干事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诚然,“一周2.5天小长假”政策给干部职工带来的福利毋庸置疑。但是,在施行过程中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毕竟全国各地区情况不同,比如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加班加点尚且才能勉强完成工作任务,“一周2.5天小长假”落实起来恐怕很有难度。
因此,探索实施“一周2.5天小长假”休假模式,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需跟上,例如在一些窗口服务单位,不能在周五下午就“关门大吉”,把前来办事的民众“拒之门外”。对此,可以通过调休的方式灵活处理。另外,对条件不成熟的地区,要适当给予经济补偿,尽量做到既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也要满足少数人的利益。否则,“一周2.5天小长假”只会徒增社会不公,激化社会矛盾,与出台这项新政策的初衷“南辕北辙”。
总之,“一周2.5天小长假”,还需“区别对待”,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才能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实现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美好新时代。
文/刘继勇
来源:红网
作者:刘继勇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