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阅读理解标准答案听谁的?

来源:红网 作者:卞广春 编辑:张瑜 实习生 陈佩玲 2019-01-21 15:53:29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意,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日前,湖南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在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原来,在刚结束的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有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文章摘选自王亚的散文《清明》,有学生考后通过微博直接联系上了王亚并请她作答,率性的王亚很快回应。没想到标准答案出来后,20分的题目,王亚也仅能拿6分。王亚直言这很正常,写文章和做题不一样。(1月20日 《潇湘晨报》)

  在语文考试中,有一道20分的阅读理解题,这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分量。可是对这道题,作者作答仅仅能拿6分,与这道题的标准答案差异很大,真让人不知所措。那么,问题来了,学生阅读理解,是该听文章作者的,让学生服从于作者的表白,还是听标准答案的,把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导到与作者内心不相一致的方向呢?

  阅读理解题让作者答,作者得不到满分,不是孤例。据报道,知名作家周国平曾专门出了一本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标准答案说不》,叫板语文阅读理解题。有一回,他自己做了一道题,结果按照标准答案只能得69分,比有的学生还低。《中国青年报》也曾刊登《我是作者,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的短评,一道12分的题目,原作者只能拿到6分。

  文章作者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谁是谁非?对此,散文《清明》的作者王亚直言这很正常,写文章和做题不一样,无疑带给人们又一个疑虑:难道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图,还有作者都想不到或回答不了的?

  诚然,由于时代、阅历、处境、文学素养等不同,文章作者与读者很有可能想不到一起,很正常。这其实就是“一千个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可是,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回答的阅读理解题标准答案,如果与文章作者的意图不同,标准答案比作者本人具有绝对的解释权,将会把唯一的“哈姆雷特”强加到所有学生的头上,让学生绝对服务和认同这唯一的“哈姆雷特”。这样的标准答案,乃至这样刻板的语文教学,就有问题了。

  中国语文博大精深,不仅文字、句子难倒了若干“老外”,也让中国学生困惑。现实语文教学中,不少师生都认同“自圆其说”,可标准答案却否定各自见解,是不应该的。语文教学完全服从于考试,以标准答案的形式,使学生接受考试评分结果。这样,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会因为标准答案产生歧义,学生不是深入分析文章背景及文章中心,而是猜度出题评分教师设计的标准答案会涉及哪几点。这样固化所有学生的思想、文学素养,狭隘理解文章的做法,对我国文化是一种伤害。

  语文教学,应尊重文章作者,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个性、处境和文章写作时代,猜想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形成作者、读者既同又异的反应结果。

  语文教学,涉及文学鉴赏、阅读理解,应当鼓励自说自话,充分激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而不是让学生为了考试分数,屈从于标准答案,屈从于教师的思维。即使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也要倡导个性,包容“作者这样写”,学生却“这样想”。语文考试则要回避争议,不让学生在标准答案中被“坑”,要让学生自圆其说,甚至追求个性独特的答案,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我国文化、文学更丰富多彩。

  文/卞广春

来源:红网

作者:卞广春

编辑:张瑜 实习生 陈佩玲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21/481479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