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让“印象流”抹杀工作实绩

来源:红网 作者:王攀 编辑:田德政 2019-01-30 20:41:14
时刻新闻
—分享—

  时至年末,各类考核工作都正有序开展。近日,笔者也按照单位统一安排参与到年度考核工作中。笔者所在考核组的考核对象主要是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在考核期间同一些乡镇干部座谈交流时,有同志反映,“我们这些小乡小镇一直都不受重视,领导调研来得少,工作做再好也没用,印象分就差了别人一大截,每年的考核感觉也就是走个过场,反正都是排在后面的”。

  考核是一把推进工作落实、提升工作质效的“利器”,开展考核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客观实际出发,掌握被考核对象一段时间里工作总体成绩或某一方面工作成效的一种方式。用好考核结果,对当年工作优秀的单位是一种激励,对工作滞后的单位是一种鞭策。落到实处、见了真章的考核,能考出一些单位部门的特色亮点工作,便于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而考出来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也能让单位部门认真反思整改,以此指导来年工作。如果先以主观印象“定好名次”,考核也就没有实质的意义,最终演变成了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出现“印象流”,一方面原因是地方对一些承担中心工作任务少、压力相对小的单位部门工作的“轻视”,认为这些都是“小单位”,没有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等重点难点工作,在年度考核综合排名的时候,为了权衡一些重点部门工作多、压力大的“抱怨”,就先将这些“小单位”排名设置靠后。而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单位部门平时工作量相对较少,工作也很难“出彩”,特别是一些长期经济发展慢、交通不便的“小乡小镇”,领导调研的次数少,得到上级的关注就很少,哪怕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也因为长期“印象差”导致了在年终考核时得不到客观公正地对待。

  以“真考核”的态度才能有“考核真”的成效。这种因为考核对象是人口少、地势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小乡镇”或者工作责任相对少的“小单位”,就主观的认定考核等次偏低的做法,是对开展考核工作的极为不重视,既违背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更是对被考核对象一年来工作的“抹杀”。开展考核工作,最重要便是做到一个“真”字,必须以对考核结果高度负责的态度,沉下身心,做好调查研究,严格遵守考核规定和考核程序,既体现客观公正,又立足单位实际,综合评价考核对象的工作开展情况,这样才能检验“真作风”,考出“真成绩”,得到“真成效”。

  文/王攀

来源:红网

作者:王攀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30/48204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