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6岁以下中小学生禁用手机”是粗暴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王俞 2019-02-12 23:32:23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普及,不少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恋,不仅对视力不好,还消耗精力,扰乱课堂秩序。智能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如何破解?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赵志忠建议,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2月12日《法制日报》)

  二十年前,有人把“沉迷电视”当“洪水猛兽”,十年前,有人把“沉迷电脑”当“洪水猛兽”,如今又有人把“沉迷手机”当洪水猛兽。且问,生长于电脑电视时代的80后90后,有多少人被电子产品“祸害”了?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不是手机,而是与时代不适应的“粗暴教育”。

  走进信息化时代,手机是人们手足的延伸,它为持有者带来了广阔的感官视角,早已不可或缺。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网上外卖、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经由手机推出的新型服务层出不穷。倘若把“16岁”当做是“可用”和“不可用”的分水岭,当他们一步跨过这个界线时,他们能迅速适应扑面而来的手机生活吗?将手机从一代人的生活中剥离出来,等同于把他们从这个时代剥离出来。

  智能手机所提供的学习、社交、工作资源,既是海量的,也是低廉的。任何年龄段和经济背景的家庭,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了解这个世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没有手机,还有电脑、电视、平板和WIFI可以使用。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孩子没有了智能手机,还能通过什么了解这个世界?手机网络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是靠学校中的书本就能迅速弥补的。

  当今的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界线逐渐模糊,所谓的“非智能手机”会越来越少。如果该项建议真的通过立法,试问,下一步,谁能把握好校园中“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标准?进一步说,假设未来的五年,我们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穿戴设备兴起,智能手机迅速被淘汰。“十六岁以下中小学生禁用手机”又有多少适用性?这样的立法建议,缺少前瞻性、专业性和操作性。

  面对教育,总有些人鼓吹粗暴感十足的教育措施。看到有学生“沉迷”小说,就严格限制小说;看到有学生喜欢上网,就建议全面禁止上网;看到有学生喜欢COSplay,就将其贬低为“奇装异服”。教育不是靠“一刀切”就能管得住学生的。少数学生沉迷游戏、抗拒出门、影响视力,关键原因不在于手机,而在于我们的教育措施还没有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手机不是“黄赌毒”,不是纯粹的“恶”。我需要做的仍旧是实行更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管理方法。

  “00后”“10后”是渴望独立平等的一代,当前的教育理念是鼓励家长、老师当孩子们的朋友。“十六岁以下中小学生禁用手机”是大人们的“异想天开”,请问专家考虑过孩子们的主观意愿吗?当他们看到有专家提出这样的建议时,又会用什么眼光看待成人的世界?电影《狗十三》中,最让人伤感不是小狗“爱因斯坦”的走失,而是孩子们面对成人“粗暴教育”的无力。

  校园内的手机问题需要严管,但管理还得讲究科学。或是限制部分APP的使用,或是用其他电子产品取代手机。无论如何,“一律严禁”的思维不能主导教育和法律,这对孩子们是“害”,不是“爱”。倘若该项建议真的被采纳,请问立法之后,15岁的孩子向17岁的孩子借用手机,还得先检查身份证吗?

  文/严奇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2/12/482496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