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山村里还是一派过年的喜悦气氛。谁也没有预料到,已经多年未回家过年的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梧桐村28岁青年郝中友,化作一坛骨灰回到了故乡。原来,几天前,远在浙江绍兴柯桥打工的他,在拍摄“跳河”短视频时不幸头部触底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2月21日 红星新闻)
双击点赞、红包奖励。包括快手、抖音、YY在内的一大批直播平台成为时下不少人的“贴身伴侣”,不为别的,只因前面的摄像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粉丝就是经济源,为了能够吸引眼球,拉拢更多的人关注,有些主播便走起了“捷径”,不断玩命、黏住粉丝,形成流量、获得财富,这就是时下直播“最火”的商业模式。
而事实上,为赚钱博出位的大多以悲剧收场。去年底,自称“国内高空极限挑战第一人”的咏宁,拍摄了许多单手悬挂摩天楼、上烟囱等视频,不幸的是在一次高空直播中坠亡。玩命的直播远不及此,曾经在有的直播平台,就出现过挂着鞭炮炸身、比拼喝白酒、在零下几十度冰窟里抓鱼……可以说,为了博眼球,不少人连命都拼上了。
直播无疑是视觉和流量经济的新业态,成长初期,市场潜力巨大,除了直播平台获利丰厚外,一些主播也的确赚的盆满钵满,但这毕竟是少数。为此,和郝中友一样,不少人为了也能够当上“网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惜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获取粉丝的关注,而这背后最大的动因便是“出小力、赚大钱”的发财梦。无可厚非,直播市场在野蛮壮大的同时,也带偏了一些人的价值观。
现实中,直播平台无孔不入,直播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在许多乡村、城镇,直播成为了“三留”人员消磨时间的一种重要途径,有的老人玩直播甚至比年轻人更“潮”。在去年4月中商情报网发布的短视频平台活跃用户排行榜中显示,快手以活跃用户2.1亿人,高居榜首,即便排名第10的百度好看,也有735万的活跃用户。从数据足以看出直播平台的火爆及普及程度。
不过,一些平台做强了自己,却没有担起应有的责任来。不只是主播在粉丝上有着激烈的竞争,平台间的竞争也异常火热。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一些平台对包括自残、违背公序良俗的视频也是听之任之,尤其对关注用户多,浏览量大的账号更是视如“招财宝”,即便出现某些违规,也是打着“马虎眼”,默许纵容。
郝中友带“血”的直播再次为各大平台敲响了警钟:视觉经济可以搞,但必须得有底线。平台必须担起主体责任来,健全制度和规则,对一些违规短视频多些雷霆手段,少些纵容。比如直播平台可出台更为严苛的规则,用户一旦发布有损健康、挑战生命、诱导胁迫等违规违法短视频,除了永久性封号外,还要与警方联动,协助打击,让网民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此外,网安、网信等职能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投入力量动态抽查,对一些挑战底线、任性而为的直播平台和表演者依法惩戒,营造更加晴朗的网络环境。而更为重要的是,直播者要洁身自爱,要明白再多的流量,再大的奖赏,也不如自己生命珍贵;再好的粉丝,再多的点赞,也不值得用生命去付出。
文/周军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