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23日发布公告称,平台对低俗有害内容及诈骗行为严重抵制,已经封禁相关公众号4万余个。微信在公告中表示,包含“污”“丧”文化在内的低俗和虚假夸大内容,伤害了用户审美与阅读体验,影响了平台内容生态健康。(2月24日 云南网)
2019年已封禁3万多个低俗公众号,如此庞大体量的数据至少可以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微信平台修枝剪叶、拔草除霾的力度很大,一个是低俗公众号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渐被压缩。可以说,这不仅是确保平台内容生态健康的客观需要,也是平台履行监管职责的主动作为,值得点赞。不过,即便面对如此亮眼的成绩单,微信平台也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就此便觉得高枕无忧,而是要始终做到警钟长鸣。
无独有偶,在微信平台发布公告“封禁低俗公众号”的前一天,拥有1400万粉丝的“咪蒙”微信公众号注销了。“咪蒙”微信公众号这个“老怪”寿终正寝,舆论场上自然少不了口诛笔伐之声。但公众更加担忧的是,如果自媒体乱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难免会有其它“小妖”借尸还魂。有鉴于此,微信平台才不能满足于封禁几个公众号,而是应该放眼全局、面向未来,在如何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自媒体环境上下功夫,真正当好互联网精神家园的“守门神”。
微信平台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也是一个文化交流大平台,对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微信平台里干净纯洁、安全可靠,给网民带来的必然是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之作,有助于引导亿万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如果微信平台里污浊混乱、在草丛生,充斥着淫秽色情、低俗庸俗、赌博诈骗等不良内容,不仅会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也会损害广大网民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毒化”社会风气,影响之恶劣可见一斑。
现实中,我们在浏览公众号文章时,经常会在文末看到一些色情APP的下载广告,顿时会产生一种被强奸的感觉,十分头疼。面对无孔不入的低俗信息,难道平台对此真的不知情吗?恐怕未必,或许他们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懒得去管而已。不难看出,低俗信息之所以在一些公众号大行其道,根源在于平台方面在经济利益面前放弃了社会责任,对淫秽、色情、低俗等不良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根除低俗公众号的歪风邪气,关键还是要相关平台履行好自净的义务,管好、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决不能为了流量变现而无视法律底线。否则,必然会走向崩溃的边缘,搞不好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令人欣慰的是,此番微信平台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希望微信平台同样“照此办理”,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劲头不松,持之以恒履行好网络监管主体责任,并将监管的探照灯定位到每一个公众号,对我行我素传播低俗信息者施以重拳,该封禁的封禁,该注销的注销,让他们付出沉重代价,从此不敢越雷池一步。
文/丁恒情
来源:红网
作者:丁恒情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