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葩标语”的荒唐剧当休矣

来源:红网 作者:史俊逸 编辑:张瑜 2019-04-04 17:31:25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幅涂在墙上的标语:扫黑除恶,害人害己,落款为“宾阳县政法委”。4月2日,广西宾阳县委员会宣传部通过官方微信号“宾阳发布”表示:已第一时间整改。(4月3日 澎湃新闻网)

整改是必然的,但反思问题根源也是必需的。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各地已经出现多起类似的“奇葩标语”,包括柳州的“保护人民群众什么财产安全”、广东的“让生活更没好”、山东的“热爱西安”等,一再刷新公众认知。个别事件或许还能推脱是失误造成,但问题的普遍发生那绝对是一种必然。

我们常讲,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工作不精益求精,只想糊弄了事,到最后自然只能“捅娄子”。就如宾阳县“扫黑除恶,害人害己”的“奇葩标语”,与当地官方通报的正确表述“网络诈骗,害人害己”可谓差之千里,已经不是简单有别字、错字的问题,而是整个标语内容的完全错误,不难看出相关单位对工作的漠视程度。

诚然,官微通报的“广告公司工作人员制作时没有认真核对”也是造成失误的一大因素,但更多的责任应由相关部门来承担。一方面,广告公司不是标语内容的决策者,只是标语上墙的经办人,指望他们帮忙核对标语正确与否,显然找错了对象。另一方面,宣传标语代表官方发声,相关部门理应慎之又慎对待,事前核定、事中监管、事后验收等程序必不可少,稍有疏忽,则必然出错。

而历史的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标语小疏忽,往往是舆情大事故。政府部门的任何工作,在公众看来都应是权威、是规范,一旦出现丝毫错误,必然损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让公众对政府部门工作产生不信任感。越是低级的错误,越是如此。这也是为何以往出现“奇葩标语”时会有网友评论“三岁小孩都不会写错”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标语的错误很好更正,但要刹住“奇葩标语”屡现难止的荒唐风气却仍任重道远。以往媒体每出现一例此类问题,总会有很多评者给出好的意见建议。但别人的问题始终划给别人,很少有地方政府会主动反思和查摆自身问题,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总是等到问题出在自己头上,再去亡羊补牢、抓紧整改。出现问题及时补救固然无错,但未雨绸缪,不让问题发生岂不更好?

不否认,基层工作很忙碌、很辛苦,或许有考虑不周全、兼顾不到位的地方,但这绝不能成为问题发生的借口。中央确定今年为“基层减负年”,就是想把基层工作者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服务群众、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骄人业绩。如果总让“奇葩标语”的荒唐剧上演,难免影响人民在阅卷时的综合考量,最受伤的恐怕仍是基层。

文/史俊逸

来源:红网

作者:史俊逸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4/04/53003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