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最美的。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作家、文豪墨客赞美青春,称它是“唯一值得拥有的东西”,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宝贵财富”。苏轼道,“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正因青春如此短暂而绚烂,我们才更应珍之、爱之、耀之,莫辜负了青春最美的一面。
其实,青春本无特定的面目,承载它的青年赋予它什么样的脸谱,它便有了什么样的意义。回头看看,哪个时代没有冒着冷气等待的“活死人”,哪个时代没有腾着热气向未知而行的“不老者”。正如鲁迅先生所言,青年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一百年前,中国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恨家仇、浴血革命,树立了一座名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丰碑;一百年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梦想,呼唤着广大青年再次勇立潮头、慷慨搏击,用奋斗、担当、奉献书写新的历史篇章。从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中一路走来,历史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只有永不停止的“前进”才能诠释青春的意义,只有永不言败的“奋斗”才能赋予青春“最美的样子”。
是了,青年向上,时代才能向前;青年蓬勃,青春才永远不死。塞缪尔·厄尔曼的诗歌《青春》里有这样一句话: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至灵魂。都说芳华刹那,时光匆匆。殊不知,流逝的并不是时光,而恰恰是奋斗之志;会让青春枯萎的并不是岁月,而是渐渐冰冷的心灵。
当前,中国年轻一代中充斥着不少以“佛系”“啃老”“躺赢”“丧”为主流的“新文化”。大批初入职场的青年把“提前退休”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曾经纯白的“象牙塔”也沦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掩饰自我的“温床”,青春在这个喧嚣而浮躁的社会面前似乎正渐渐失去其本来的样子。好在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即使经过一个世纪的时光也未曾蹉跎,为当代青年带来了跨越百年的精神伟力,也让每个正值青春或曾经青春过的人找到了永葆生机活力的正确方法。
于是,我们看到了年仅25岁就走上教授岗位的90后“女博士”刘明侦;我们记住了把32年青春韶华洒在无人岛上的王继才夫妇;我们发现,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科研团队成功将“天宫”送上的外太空;我们都深深觉得,继承前辈精神一路“拼杀”,12年后再次夺冠的女排姑娘个个都是青春“最美的代言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美好青春的缩影;他们身上的每一个故事,都在告诉世人——唯接续之奋斗,方成青春之泉源;唯奋斗之青春,方显青春之本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在这场追梦奋斗的接力赛中,更不允许任何一代人的青春掉队。即便是囊萤之光、星星之火,也可以在黑暗中照亮前路、引领众人。精神不死,则青春不死。接好历史的接力棒,用奋斗为青春上色,是时代赋予的重任,也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样子。
文/陈娜娅
来源:红网
作者:陈娜娅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