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评线】高质量的科研之道,中国正越走越宽

来源:红网 作者:刘倩 编辑:夏熊飞 2019-05-13 20:34:28
时刻新闻
—分享—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5月12日报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将151个领域内的世界各国科学论文引用次数进行对比发现,美国排名第一的有80个领域,中国排名第一的有71个领域。(5月12日 澎湃新闻网)

近年来,“高质量”一词成为最具肯定性的定语之一。如今,我国的科研之道前似乎也可以加上“高质量”一词——据日本NHK报导,中国科学论文在71个领域内的被引用次数世界第一。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但考虑到NHK在日本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其论断仍有较强的可信度。

这样的结论无疑是值得国人欣慰的。一直以来,鉴于庞大的科研人员基数,中国早已是“论文大国”。但科研论文的质量却遭人诟病不已。特别是中国科研论文的引用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同行对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持有部分保留态度。然而此次NHK的调查却打破了这样陈旧的印象,如何不振奋国人。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国科学论文的引用率提高,除了学者们的辛勤努力外,也离不开国家对基础学科的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基础科学研究重要领域和重大前沿方向的部署,加快了科研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育,集中攻关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仪器的研制。特别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政府对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更是不断攀上新的高度。2018年,《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再次吹响了中国科研的“冲锋号”。

学者个体的努力和政府社会的整体支持终于汇成合力,打造出近年来中国重大科研成果“井喷”现象。不过,成绩面前不骄傲,保持头脑不发热。应当看到,科研活动本身就有较长的周期。现在的论文等不同形式的成果只能代表过去一段时间学界努力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会自己衍生下去,中国科学界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发力,再创新辉煌。

另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今天,“产学研”需要一体化。这就意味着科研成果不能单纯停留在纸面上。引用率高是好事,把纸面成果转化为现实发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水平提高的作用才会更直接有效。我们的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并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未来科研单位、政府、产业界还要更加紧密地合作,让更多科研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中国早已行走在“科研大道”上,更令人欣喜的是:除了科研者,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对这条道路产生了兴趣。君不见,一部《流浪地球》便激起了社会公众的热烈回应。造福人民,不忘初心。中国的科研之道将会越走越宽。

文/刘倩

来源:红网

作者:刘倩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5/13/55110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