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岁老人“办证难”,究竟难在哪?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田德政 2019-05-21 21:52:54
时刻新闻
—分享—

百岁老人的身份证一直办不下来,村里有人给黄存营出主意,把瘫痪在床10多年的老母亲拉到派出所去。黄存营没有这么干,他一直相信派出所。从2017年6月21日第一次递交资料算起,黄存营已经不记得自己究竟跑了几次派出所,每一次去的结果都是,再等等。这一等就是将近两年。后在媒体记者帮助下,打省厅民政电话,4天就将问题顺利解决。(5月20日 澎湃新闻网)

两年困扰,四天解决。是不是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的确,近年来媒体已经曝光过不少类似现象,群众几经折腾都解决不了的困难事,一经媒体曝光或上级过问,总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仔细分析过往情形,事情的解决其实并不难,至少从上级过问后的办结速度看,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处置结果,甚至完全不需要群众来回奔波就能办好,可为什么群众在按程序办理的情况下总是“办事难”,这个难点究竟在哪?解答好这个问题,或许能在一定程度减少甚至杜绝类似情况再发。

窃以为,难在三点。其一,难在政务服务人员的责任心。就以百岁老人身份证两年未办妥来讲,老人的家人按照要求提交了各种证明材料,资料不可谓不全,派出所秩序按规定程序办理就好。诚然,在办理过程中,遭遇到了上级审批没通过的情况,责任不在基层派出所。那么,派出所民警是否可以协调上级了解问题原因,及时告知群众补齐欠缺的资料,又何至于让群众来回折腾。正因为派出所民警有“自己该办的已经办了,其他的事与己无关”的思想,所以才让事情再搪塞、等待中久拖未办。

其二,难在仍存信息壁垒。经过媒体调查,老人身份证难办的根源最后聚焦在“缺少综合材料和调查走访材料”上。这些材料该如何办,派出所自然有规定程序,但换个角度看,在大数据时代,是不是可以构建信息互通共享的机制和平台,让这些程序更加简化。比如,把调查工作做在平时,把群众基础数据全部录入共享平台,定期维护更新,让数据多跑腿,减少频繁的调查证明。

其三,难在简政放权不够彻底。客观讲,百岁老人办理身份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对于这些相对特殊的情况,能不能在改革的时候加以甄别,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工作程序的情况下,制定相对灵活的处置机制,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而不是固守一套办事模式,增加特殊人群办事难度。

服务沉得下去,群众才笑得出来。服务群众本就没有什么“规定动作”,只要舍得站在群众的角度想事情、想办法,真正把心思放在服务群众上,把群众的诉求一跟到底、一办到底,帮群众把困难解决好、把事情办好,群众就能高兴、就能满意。而这,或许是当下全体公职人员都需要不断践行的事情。

文/陆仁忠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5/21/55277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