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让“创新”作业歪曲了素质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韦力莘 编辑:田德政 2019-05-29 22:26:08
时刻新闻
—分享—

与自家房间合影,折树枝学插花,代购手抄报作业……近日,一些小学、幼儿园老师留的作业引发公众关注和热议。内容让家长不理解,直呼“奇葩”,还有的作业“超纲”,直接由家长代劳完成。(5月27日 光明网)

自1999年以来,我国为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各级各类学校不再一味追求应试教育,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提倡素质教育。所以老师布置创新作业,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作业的出发点本是好的,可如今“数一亿粒米”“制作风车”等“奇葩”作业,不仅学生无法在完成过程中提高能力,辅导作业的家长也累得半死,也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行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落到实处来说,且别让“创新”作业带歪了素质教育。

一些幼儿园和学校为突出办学特色,丰富学校文化,也为了促进亲子教育,会布置手工作业,比如要求孩子与家长一起制作南瓜灯、万圣节走秀服装;制作一个“三叶风车”,而且不能使用纸质材料还要能转等等。此类作业不仅对动手能力要求高,还需要技术,对成年人来说都颇具挑战,更何况低龄的孩子,最后作业只能家长代劳。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考虑可行性和学生的能力,考虑题目的逻辑性和价值取向,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既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也偏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因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幼儿园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较差,所以学校都倾向于布置实践型的“创新”作业,目的是为了让低年龄段的学生通过另一种方式感知生活、感知自然,锻炼发散思维。如“数一亿粒米”的意义本是希望孩子通过自己琢磨或者数“不可能数完的米”来了解“一亿”这个概念;“画一个月每晚月亮”是想让孩子们感受到“变化一词”和“时间流逝”。如此看来创新作业是因为误解才变得“奇葩”,家长习惯从复杂的角度理解题目,又怕孩子做得不好,最后还是自己上手。

其实家长不妨反思,到底是老师要求高,还是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太高。素质教育不仅只在学校中展开,更是贯穿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家长应该明白,家庭作业需要引导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明白道理、感知世界。作业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教育与引导。

还有不少家长反应,自己之所以代劳或者上网找人代做,是因为学校最后会对作品进行评比,哪个家长忍心让孩子看着别的小朋友的作品贴墙上,自己的作品只能摆在一旁。学校将作业完成质量当成教学目的,必然会追求结果的“好”,所以家长不得不替孩子做,因为完全让孩子做手工作业,不仅时间不够用,而且做出来的东西老师也不会满意。但是布置作业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因为学生才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和学校只是引导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等建议,学校办学应建立健全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应对开放性教育做好科学、合理的论证,家长委员会要清除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的障碍,避免教育方式偏离初衷。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家校共育积极沟通,才能让创新作业起到它该有的作用,才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文/韦力莘

来源:红网

作者:韦力莘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5/29/55446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