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质疑教材的小学生给大家上了一堂阅读示范课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张瑜 2019-06-14 22:19:39
时刻新闻
—分享—

快要期末考试了,一位8岁男孩小冯就语文课本里的《羿射九日》发问引发网友热议。课文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怎么蹚过大河?小冯的思考引发不少家长和网友的点赞。(6月14日澎湃新闻网)

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可谓家喻户晓,可是谁能想到,万千读者读完故事以后都没有想到这则神话故事的前后表述出现矛盾: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羿怎么蹚过大河?”8岁男孩小冯对语文课本里《羿射九日》的发问得到家长和网友的点赞,这名小学生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阅读示范课。

他教会人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大人们在阅读这些神话故事时,往往一目十行,了解个故事大概就差不多了,但8岁男孩小冯就不一样了,他在阅读时,将前后情节进行对照,发现了常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家长和网友对小冯的点赞,有发自内心的佩服,也有自叹不如的羞愧。其实,教材中类似的低级错误还有很多。如小学教科书的插图中,屈原、祖冲之的衣襟被穿反;荀子坐在凳子上读那个时代不可能有的纸质书;韩愈的生卒年被搞错,只活了15年;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变成“我寄悉心与明月”等。不独语文,近年来外语、历史、数学、物理、地理、生物等教材都屡屡被人挑出诸多错误。

令人欣慰的是,教材编写单位人教社对教材中出现的这一低级错误还是认账的。所谓“对有对的理由,错有错的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篇课文是参考《神话故事新编》(编著者袁珂,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以及《中国大典·夏商周》(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等书籍中关于“羿射九日”的片段进行改写的,人教社承认,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将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事实上,质疑教材的小学生也给人教社教材编写组上了一堂阅读示范课。建议教材编写组能够举一反三,对每一篇选进教材的课文均以“一字不肯放松”的科学严谨的态度逐字逐句认真把关,因为你们所编的教材不同于一般图书,它和词典一样都属于规范性的出版物,其对学生的影响也不是一般出版物可比的。如果教材编写组能坚持问题导向,像8岁男孩小冯那样对每一篇课文都反复揣摩,也许这样的低级错误就不会发生了。

文/维扬书生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6/14/55920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