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评线】让调查研究多些“含金量”

来源:红网 作者:张小草 编辑:张瑜 2019-06-26 16:32:2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就如何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通知明确了“要坚持问题导向”“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要在深入学习理论和扎实开展调研基础上讲好专题党课”等具体要求。(6月25日《人民日报》)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制胜法宝,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工作方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干部虽能认识到“大兴调研之风”的重要性,但却更倾向于搞“蜻蜓点水”的走马观花式调研、“群众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这些“含金量”极低的所谓“调研”,既看不到实情、摸不清问题,也无法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摒弃不务实的形式主义作风,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确保通过持续“找差距、抓落实”,取得“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成效。

学会“眼睛向下”,将“上情”与“下情”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说:“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调查研究需要蹲在基层、深入一线,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意见。少数领导干部对上级的指示精神了然于胸,对基层的实际情况却不清不楚;对待上级来访非常热情,下到一线调研则十分“高冷”,即使与群众同在一张照片里也显得“格格不入”。中央层面的好政策到地方无法落实落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这种“上情”与“下情”的脱节。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广大干部必须做到“眼睛向下”,以更加谦虚的态度、更加真挚的感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听取各方面真实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内心想法。

备足“兵马粮草”,将“构思”和“实际”结合起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研究不能“说走就走”,跑跑“经典路线”、看看“优美盆景”固然轻松,但往往收获寥寥。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以开调查会为例,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用较大篇幅专门讲开调查会的调研方法。并指出,“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随便问一下子,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调查研究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必须备足“兵马粮草”,精心谋划、细心准备、有的放矢。要结合不同的调查内容,以问题为导向,确定有针对性的调研目标、制定好备选的调研方案,并通过召开调查座谈会,确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式方法,以及调查方案和调查大纲等,确保事半功倍。

善于“解剖麻雀”,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在于弄清问题的性质、分析问题的症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要达到这种深层次、有含金量的效果,不能搞“大而全”的走访,而要注重从先进典型中总结经验、从落后典型中解析症结、从一般典型中了解动态,进而得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或建议。信息化的背景下,要调查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解剖麻雀”的难度大大增加。在坚持走访、蹲点、抓典型的传统调查方法的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化手段,通过深入开展网上调查,通过客户端、公众号等掌握社情民意,并运用大数据等方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研判形势、科学决策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多开展有“含金量”的调研。多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主动察实情、寻良策,以实实在在的调研成果、科学有效的决策、求真务实的作风,回应党和人民群众的期待。

文/张小草

来源:红网

作者:张小草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6/26/56160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