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二十四孝”中的糟粕早该扔进历史垃圾堆

来源:红网 作者:曲征 编辑:田德政 2019-07-04 17:41:5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的“孝悌园”,有一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石雕不仅描述“尝粪忧心”、“恣蚊饱血”、“卧冰求鲤”等令人反感的故事情节,还有本来就存在巨大争议的“为母埋儿”(也即“郭巨埋儿”)。一时间,引发人们广泛热议。

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孝道,形式多种多样,选取的内容也理应与时俱进,理应充满现代色彩,但是可惜的是,一些地方依然在用“二十四孝”来作为弘扬孝道的道具与素材。不只是北京朝阳区的“孝悌园”,一些社区、街道以及文化广场甚至中小学的墙壁上、草坪上,也有“二十四孝”的图画或雕塑。网上搜索“二十四孝石雕”,很快出来一大串搜索结果,可见,这种内容的石雕依然生意兴隆,依然销售红火。

本质而言,“二十四孝”是封建社会为宣传当时的封建伦理,而树立的一块家庭道德遵循的招牌,其中很多具有反人性、反个性的东西,其内容已经与现代社会理念格格不入,理应被扔进历史垃圾堆。况且,其宣扬的所为“孝顺”,不过是一种无任何条件的盲目“顺从”,是一种封建“愚忠”思维,不值得模仿。

除此之外,“二十四孝”所讲的所谓“孝道”,很多远离时代而不合时宜,且带有血腥色彩。比如“恣蚊饱血”,说的是为了父亲不被蚊子叮咬,一个孩子故意不避蚊虫而让其叮咬饮血。可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已经无法效仿,因为现今有了蚊香、灭蚊器,根本不用“恣蚊饱血”。而“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更不切实际。尤其是“尝粪忧心”已经突破人类底线,类似于一种自残行为,不值得提倡。

当然其中最残忍最血腥的,还是“为母埋儿”(也即“郭巨埋儿”)。为了给母亲大人省口粮,竟然将小小的孩子活活埋葬。鲁迅先生在其文章《旧事重提》中说,“……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先生说,看了郭巨埋儿,不仅他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可见,封建礼教举着“孝道”招牌,做着摧残人性、泯灭人伦的勾当。以“孝”的名义,消灭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能说不残酷?能说不愚昧?能说不疯狂?面对“郭巨埋儿”这样的石雕,倘若孩子向大人问起这一“模范人物”,我们该如何解释?我们解释完之后,一定会伤及孩子幼小的心灵,一定会使他们对于这个世界产生许多恐惧感和不信任,这是十分可怕的。

本来是为了弘扬孝道,却让人们滋生反感情绪,可谓事与愿违,南辕北辙。也因此,“二十四孝”这样的宣传画以及各种塑像,确实到了抓紧清理的时候。

当然,清理“二十四孝”,并非削弱孝道的宣传力度,而是寻求并采用新的符合当代观念标准的内容形式来代替它。这一点,有些地方做得很好。比如,记者在一些小区外墙上看到了“新二十四孝图”。“新二十四孝图”没有艰深晦涩的引经据典,也没有大道理,更像是来自朋友的建议,比如建议年轻人经常带父母看场电影,经常带父母去旅行,假期多陪陪父母,常回家看看等等。这些内容,既让人容易模仿,又突出当代特色。

提倡孝道,必须契合时代特点,必须突出人格平等、尊重个性、相互关爱的现代理念。就是说,孝道可以提倡,但是必须明白的是,“孝道”不是无条件的盲目“顺从”,而是建立在关怀、支持、理解、尊重基础上的家庭伦理和谐美满,以及互谅互让、积极沟通的其乐融融。

文/曲征

来源:红网

作者:曲征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7/04/56842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