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神魂颠倒的牧师》与爱情导致的信仰倒塌

来源:红网 作者:龚军辉 编辑:陈乘 2019-07-18 16:43:07
时刻新闻
—分享—

与很多人对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从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开始了解不同,我对这位优秀作家的认知,是从他的诗歌开始的。1996年的冬天,我参加益阳市作协的一个联合晚会,不意两个节目都与哈代相关——一位年轻的诗人朗诵了两首哈代的抒情诗,那激情洋溢,令人感同身受;接而,四位诗人表演了哈代著名诗剧《列王》的一个片段,那咏叹调的悠扬,至今还在耳畔回响。自然,晚会后我马上找来哈代的作品进行阅读,他反映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就是这样阅读完成的。

与我读过的前三部悲剧长篇小说不同,哈代的中篇小说《神魂颠倒的牧师》是部带有幻想性和罗曼史的正剧。因为原派牧师耽误,年轻的牧师斯托克代尔来到了涅瑟—莫因斯,并住到了村子里唯一可能提供膳宿的利兹·纽伯里夫人家。受到款待的斯托克代尔为治疗感冒,发现了夫人走私贸易小桶杜松子酒和白兰地酒的藏地。随着进一步的接触与了解,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善良、友好而又美丽的寡妇。但是,他很快发现了村中很多事情颇为蹊跷:村人同时信不同的教,教堂却又常为他人所占,以致牧师无栖息之所;利兹在傍晚时与磨坊主在门外密谋,询问下才知磨坊主是其表哥奥利特;利兹穿着前夫的衣服黑夜外出,衣服上沾满了泥土,她白天无精打采,直到沃利斯有天夜里前来索求芥末,他才发现其房间空无一人,但她与她家人想法掩饰;斯托克代尔有了怀疑后,决心了解其中内幕,他跟随利兹穿越丛林到达海边鲁文湾,发现她就是白酒走私犯,她们的货物存于海底,急需取出。经过痛苦的心理折磨,斯托克代尔决定为保护利兹而伴随她去鲁文湾取货。期间,他见识了村人的质朴与艰辛,他们皆是迫于生计,不得不走上走私之路,他由而对他们深为同情。不意,因有人摔坏了装酒木桶,海关官员拉蒂默率人寻味而来,并对村庄进行大面积搜索,发现了教堂花园苹果树下的藏酒之地。村人聚于教堂钟楼,决意发动反劫。斯托克代尔救了被绑的拉蒂默,心灵亦受困扰,遂在事后离开利兹和涅瑟—莫因斯。两年后,思念利兹的斯托克代尔回到涅瑟—莫因斯,发现因无走私,村人生活日益艰难,奥利特被迫逃亡去了美国。苦涩的斯托克代尔与利兹举办了婚礼,并带她离开了贫瘠的家乡。

《神魂颠倒的牧师》表现了作家哈代对于农民的同情,更通过牧师这一形象寄寓了自己希望农民在能人带领下富庶的理想。但最成功的是塑造了一个感情丰满的牧师形象。皈依宗教的斯托克代尔因为爱情,背叛了自己的信仰,甘愿冒险成为走私犯的同伙,甚至与他们一起躲避海关搜查,掩藏走私物品,想法保护走私村民。这份炙热的眷爱,既克服了物欲的追求、接受了时间的磨练,更化解了信仰崩溃带来的危机——斯托克代尔导引民众顺服、从良的宗教宣传,没有起到应有的安慰民众心灵的作用,相反,他在良知的导引下,理解农民、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并坚定地与他们站到了背叛国王的道路上。在这期间,他的心理是矛盾的,宗教信仰倒塌,这对身为牧师的斯托克代尔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但哈代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直接书写这种信仰倒塌带来的心理变化和思想转折,而是仅写其结果——出于对背叛的内疚和对爱情的坚贞等矛盾冲突,为取得心灵的平静,他只能远走他方。这种“客观性的描绘展示”,留给了读者的阅读理解空档,可谓无言胜千语、不着笔墨却尽得风流,心灵的画面也可想像,其独具匠心,确实不凡。

《神魂颠倒的牧师》展示的是19世纪末英国农村生活图景,作者末尾的补充,举足轻重——既道出了农村三十年未有改变的社会状况,又呼应了主题——其小说核心探讨的爱情与信仰的冲突,是穿越时空的,历久弥新的。这个带有典型浪漫风格的故事,既具传奇性,又有普遍性——陷入恋爱中的男女,神魂颠倒,是难以用平常的理智与逻辑去评判他们的。

文/龚军辉

来源:红网

作者:龚军辉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7/18/57250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