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青藤叶》(刘洋译)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因进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对该小说熟悉者人员颇多,评价也丰富。而我,最为倾心的是其对小人物书写中倾注于人间真情的描绘,那份暖意和春风扑面的亲切,萦怀于胸久不能散。
《最后一片常青藤叶》讲述了三个画家的故事:华盛顿广场的格林威治村是艺术家的乐园,青年画家苏和琼西也把工作室开在这里。十一月,该区肺病蔓延,琼西不幸为袭击病倒。医生认为其生存下来的希望渺茫,希望苏能让她振作精神,痛苦的苏于是强打精神前来探望琼西。她发现,刚苏醒的琼西正数着窗外一棵树的落叶一一她以此评判自己身体状况,并沮丧地以为最后一片落叶飘下时即是她的死期。苏在安慰失效后,一边强迫琼西闭眼睡觉,一边匆忙去找老画家贝尔曼,对其讲述了琼西的情况。贝尔曼听罢动心,在坚持完成当苏的模特后,急忙离开。疾风劲雨后的第二天早上,苏和琼西发现,依然有一片常春藤叶依附上墙上,直至黄昏也未掉落。琼西感受到一股冥冥中的力量,她意识到寻死是种罪孽。在希望有朝一日去画那不勒斯湾的激励下,她的身体迅速好转,很快脱离了危险。次日,苏告诉琼西,贝尔曼逝世了一一原来,风雨交加夜,贝尔曼搭梯墙上画出了那片不落的常青藤叶子一一这真是一幅杰作啊!
贝尔曼为拯救他人,牺牲了自己,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实堪钦佩。尤其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中,这是缝补贫富差距中最亮眼的光芒。三位处于底层人物的画家,皆是底层追求艺术美的小人物,他们生存艰难,流行病症来袭时无可奈何,但他们凭毅力,凭相互的支持与温暖,战胜了病魔,这是足以大书特书的传奇。
在任何一种社会生态中,小人物或底层人物,都或可为忽略,但在文学戏熠熠生采。欧·亨利如此,莫泊桑如此,杰克·伦敦如此……中国的汪曾祺、聂鑫森们依然如此。剖析小人物,发现他们的温情故事,小说的表达就可登堂入室了。
文/龚军辉
来源:红网
作者:龚军辉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