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兑换奖励”是垃圾分类有益尝试

来源:红网 作者:姚村社 编辑:张瑜 2019-09-04 19:01:59
时刻新闻
—分享—

多名人大代表日前走进昌平区东小口镇的垃圾分类试点回南家园小区实地探访,并听取居民、社会工作者和环卫人员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的意见和建议。有市民提出,外来人口、小区租户等群体,一向是垃圾分类宣传覆盖的难点,可以探索通过物业费返还激励措施、积分兑换奖励等措施,鼓励他们实行垃圾分类。(9月4日《北京青年报》)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各地紧锣密鼓地展开,不少地方还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但总体而言,似乎难度不小,推进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法规的操作性欠佳、生活垃圾治理成本费用机制缺乏、资源化产业化水平不高、财政投入未能覆盖垃圾全生命周期等等。急需破解的,还是居民的“高意愿、低行动”这一难题。

多年来的宣传教育,让许多城市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和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垃圾分类行为的实现取决于三个因素——主观因素、客观条件和刺激性措施。持之不懈的宣教固然能够解决人们认知层面的问题,但从认知到行动,需要一系列的转化环节和外部因素。就个体而言,第一阶段须解决从认知到说服,即“我知道”但“我不听”;第二阶段须解决从接受到行动,即“我同意”但“我不做”,此乃实行垃圾分类工作的终端。

外来人口流动性较强,居住也不稳定,垃圾分类如何覆盖到他们,一直是推进此项工作的难点。如果把经济或物质激励机制引入垃圾分类,实行“积分兑换奖励”,情形就可能大为改观。比如,租户每月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次数达到一定数额,就可返还房东部分物业费作为奖励;向房东发放积分卡,如果租户能够坚持垃圾分类投放,房东的积分卡内可增加积分用来兑换奖励。

其实,由此类推,还有不少激励办法可以尝试,并且完全可以覆盖到小区的所有居民。南京浦口区就曾推出过颇具创新意义的举措,可谓“积分兑换奖励”的雏形。具体来说,就是在居民小区和社区邻里中心开设垃圾换购绿色小屋——“回收兑换亭”, 居民可将旧报纸、玻璃、塑料等可回收垃圾拿来兑换,获得一定绿色积分后,换取等值的商品或者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包括居家旅游、健康体检、冲抵物业管理费等,取得了很不错的社会效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既顺应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势,也比较切合实际,有利于破解居民的“高意愿、低行动”这一难题。平时坚持分类投放或用可回收垃圾积攒积分,年终或某个期限兑换包括冲抵物管费在内的奖励。很显然,如此“积分兑换奖励”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有益尝试,也是让垃圾真正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力举措。

文/姚村社

来源:红网

作者:姚村社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9/04/59153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