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问责“撒手锏”治官场“老好人”

来源:红网 作者:刘元华 编辑:张瑜 2019-09-06 20:32:30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就为“老好人”画了像:“因为是熟人、老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由此可见,“老好人”并不是真好人。

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然而,今日的官场还有“老好人”身影。有少数党员干部信奉“多栽花不种刺”。他们说话看“来头”、做事看风向,处处装糊涂、行动上两边倒,对贪污腐败现象视若无睹,对不正当要求迁就照顾,对主责主业则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

“重任千钧惟担当。”老好人,不分是非、不论原则,更不讲党性,习惯捣糨糊、经常和稀泥,把规矩当成“纸老虎”、把纪律变成“稻草人”,初则压抑正气、助长歪风,继而造成官场生态不良,最终必然引发不作为和腐败之风。尽管他们确实不贪不占,客观上却成了问题的“保护伞”。

“老好人”何以难以绝迹?从案情看,有的自身不“硬”、本领不强不会作为;有的无正义感、怕丑护短不愿作为;有的想多拉选票、保住位子不肯作为,有的怕“得罪人”、吃“眼前亏”不敢作为……这些事实充分表明:“老好人”长袖善舞的背后,打的还是自己的“小算盘”。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提出,履行管理、监督职责不力,职责范围内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或者发生其他严重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9月5日人民网 )对“老好人”来说,这无疑是响亮的“当头棒喝”。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是推动责任落实最有力的手段。对官场“老好人”,党和政府既要完善问责制度,强化执纪监督,更要用好问责“撒手锏”,让“谁办事谁负责”成为最大的“规矩”。否则,恐怕就很难解决庸官懒政问题。

文/刘元华

来源:红网

作者:刘元华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9/06/59525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