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门人气火爆的通识选修课在网上掀起热议。浙江工商大学开设了一门叫《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的通识课,在课上老师会带着学生们体验食品的制作,如冰淇淋、鲜肉榨菜月饼等。由于课程太受同学们的喜爱,学校通过摇号的方式选课,有同学表示靠运气,选了两年才选到这门课程,许多网友留言夸赞“别人家的通识课”。(9月28日 梨视频)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的欧美学者发现专业教育过于专业,导致学生的知识割裂严重,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创造出了通识教育。
现如今,通识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自己知识的宽度,使学生去接触到不同的学科,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完整。
但是,我国现如今很多高校的通识课程含水量过高导致课程设置的意义大打折扣。学校不注重通识课程的内容设置,认为只要开设了通识课程就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老师们没有认识到通识课程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缩减课程的含金量,放低对待选修通识课程的学生的考核标准,教授内容的方式过于无聊和平淡等使得学生们将通识课和水课画上等号,于是出现了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缺课逃课等混学分的现象。
通识课程确实也非专业课程,通识课程重在育人,它给学生提供多样化教育的自由选择,它是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人文教育。通识课程就好比大树的一枝树丫,学生就是通过这个树丫来粗浅了解该学科,如果学生发现了这支树丫的美,就会自发地去慢慢地了解这棵树的其他部分。所以含金量高的通识课程不一定非要像专业课程一样传授给学生过多过深的知识,它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该学科的性质,充分了解该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通识课程“去水”该如何去?并非是需要依靠每节课点名来能保证课堂出席率,并非是通过加深知识难度来提高专业度,而是需要从学生出发来安排课程的开展方式和教学方式。浙江工商大学的《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课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好的示范——将课程教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亲自动手老师在旁指导从而提高同学们的课程参与感。教育需要学生为本,通识课程“去水”也得以提高学生获得感为目标。
《淮南子》中写到“通智得而不劳”,好的通识教育是能够培养出知识健全的人才的。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该尽快“去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
来源:红网
作者:赖茗薪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