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化本科教育,何妨以研助教

来源:红网 作者:胡袁同晶 编辑:田德政 2019-10-13 16:28:1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强化科研育人功能,以高水平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10月12日 教育部网站)

近年来,各个高校过度重视科研、论文而忽视教学的行为一致饱受诟病,不少学生纷纷要求高校老师们增加投入在教学上的经历。

去年10月份,笔者母校的龚德才老师突然走红,原因就是他专注教学31年却不评职称。此新闻一发,评论里好评一片。由此可见,大众对于高校老师回归教学的呼声很高。而前几天“教授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被清出教室行列”的新闻以及这次《意见》的公布也证实了这一点。“本科为本,教育先行”的确是高校应当注意的问题。

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高校确实需要更好的科研成果数据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也需要种种学术成就来获取更多的国家支持和资金供给。从长远来看,出于自身建设和学生学习资源考虑,以科研成果作为评职称的重要依据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就算是本科,也属于高等教育的阶段之一。像高中那样,老师一味教学却无研究,本身也是固步自封,从而无法带给学生最新的专业讯息,使其真正与学术和行业现实接轨。

其实,教学与科研本就是高校教育的两端,二者相辅相成。既然如此,正如《意见》里所说的那样,除了加强教师教学考核,不妨以研助教,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工作,两全其美。

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就有不少以自身多年的科研成果经验或实践经历教导学生的老师。这些老师每次上课,也都是座无虚席。以我自身的体验来说,这样的课堂更加有趣,也更能提升我的学识和专业素养。

牛顿有句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的进步本就是在前辈成果基础上的拓展。以研助教,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学术资源,充分体会专业的学科魅力,进而激发其专业兴趣。而老师们的实践经历,更能以身示范科研问题的考虑思路、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或者将自己作为类比对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研创新竞赛,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这样一来,对于培养出新一批专、精、尖人才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就算学生没有在学术上进一步深造的打算。基于科研和学术成果的培养方式,能够使学生形成严谨、科学、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拥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是与大学教育的主题和追求相吻合的。

教学为本,科研也无罪。强化科研育人的功能,取其精华而用之,何乐而不为呢?

文/胡袁同晶(湖南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胡袁同晶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0/13/61195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